中国园林网1月9日消息:有消息透露,北京市政府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将建设10座市级湿地公园和10个湿地保护小区,使部分退化湿地得到恢复,其中房山长沟、怀柔琉璃庙等10座湿地公园将在未来3年内建成。专家表示,这是北京市2013年5月1日正式实施《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以来,湿地保护的具体体现,对于带动我国湿地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自2005年4月在首都师范大学洪剑明教授等的推动下,北京批准在汉石桥湿地建立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以来,湿地保护越发受到国家重视,各项工作也随即陆续展开。2002年2月,洪剑明见到了当时即将规划成高尔夫球场的北京汉石桥湿地,这片距北京市最近的大面积芦苇沼泽湿地既让他感到欣喜,也由于其退化和缺乏保护面临被开发的窘境使他格外担忧。强烈的责任感促使洪剑明夜不能寐,起草了《建立市级自然保护区,对汉石桥湿地进行抢救性保护的建议》,该建议得到了北京市区政府高度重视。洪剑明和他的团队随后完成了汉石桥湿地科学考察,证明了该湿地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2005年4月,北京市政府批准了在汉石桥湿地建立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此前,为了使湿地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在洪剑明的努力下,2003年9月10日,我国第一所湿地学校在顺义区杨镇一中成立,填补了我国湿地教育人才培养和青少年教育的空白。
2007年开始,洪剑明带领首都师大北京湿地研究中心团队与北京延庆县野鸭湖湿地保护区密切合作,开始了又一次湿地保护之旅。经过他们的努力,北京延庆县野鸭湖湿地水质清澈了、湿地植被茂密了、各种水鸟增多了。如今的野鸭湖湿地保护区,已建起了野鸭湖国家公园和湿地保护博物馆,不仅成为游客们光顾的重要景点,同时还是全国最重要的湿地保护科研与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使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为建设美丽北京,服务首都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据了解,北京市目前湿地保护主要围绕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湿地保护恢复工程、科研宣传、湿地资源调查等工作进行。2013年,全市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2.11万公顷;湿地公园面积达到1094公顷。
洪剑明表示,北京湿地保护工作除了执行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外,还需要人才、技术和交流的平台,但最需要科普宣教、科研监测、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方法的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却常常缺乏这样的平台。为此他和研究中心的团队在2013年10月主办了第一届中国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培训班,邀请全国知名专家为来自湿地保护最基层的干部们悉心传授相关技术,搭建起了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政、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平台,受到了湿地保护管理部门和保护区、湿地公园及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欢迎与支持,形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基层服务、更好更快地推进我国湿地保护恢复的新模式。迄今为止,洪剑明已经与同事们先后承担了20余个湿地领域的各类项目。
推荐阅读:
(来源:科技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