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9日消息: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人民群众对“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抓住了老百姓的所思所盼,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生态文明福祉。那汇聚民意的锦旗,那发自肺腑的感谢,正是西宁城北区紧盯自身特有的山水优势,致力为老百姓营造健康生态文明生活空间的写照。老百姓于见山望水间,记住的不仅仅有“乡愁”,还有各级党委政府“还百姓蓝天碧水”那壮士断腕的决心和信心,那视生态文明为最大民生福祉的暖心作为。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更高的战略地位,体现了党中央对形势的准确判断与超强应对能力,也彰显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必将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和决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然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持久工程。今天空气污染造成的影响,明天用几十倍的努力都不一定能修补,今天河流的干涸污染,明天用再多的付出都不一定能够修复。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每时每刻都要抓好,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不以GDP论英雄,发挥生态地位的根本优势,因势而谋,打出青海生态环境的特色品牌,放大青海经济增长的“绿化度”,把生态环保能力纳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之中,把切实履行环保责任作为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内容,进而通过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这把钥匙,打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改善公共治理的大门,不论是多年坚持的“生态立省”战略,还是正在实施的“三区”建设,多年来,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作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心,也让人民群众初步受益。
青海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青海人民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新时期青海担当战略任务发展的潜力空间。坚持抓生态就是抓发展、抓民生的理念,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期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绿色发展,推动绿色转型,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文明福祉”。“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有国家、省、市的高位推动,有全体青海人民的积极参与,我们相信,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地、清澈的河水,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画面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推荐阅读: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