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与农民幸福要双赢

2014年02月17日 09:52中国新闻网

中国园林网2月17日消息:生态公益林补偿,海南这一在全国率先实现全覆盖的创举,让万千百姓有了生活保障。然而,“守着青山过穷日子”的现象仍然存在。为此,多位代表委员呼吁,我省应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补偿力度、提高补偿标准。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最大本钱。无数的历史经验和环境灾难证实,只有凝聚公众合力,采取得力措施加强生态监管,确保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保障,我们的生产生活才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掣肘;也只有我们提高全民意识,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我们的一言一行,我们才能为致富路、幸福路铺好路、搭好桥、护好航。

但是,生态保护工作千头万绪,各项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遭遇了一系列的硬骨头,其中,尤以如何确保生态保护与农民幸福双赢为甚。如是说,是因为在一些地方,不仅政府与企业未能把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发展成果惠及大众、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放在首位,而是为了经济快马加鞭降低生态门槛,为了GDP展翅高飞不惧“三高”横行,导致“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故人庄”渐行渐远,“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桃花源”日益难寻。

开着宝马喝污水不是美丽海南,青山绿水饿肚皮也不是美丽海南。如何破解生态保护与农民致富、致福的瓶颈?不仅需要我们积极发挥“政府之手”的作用,以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提高相应补偿标准、增强生态旅游等产业的扶持力度上作文章,让支持生态建设者、为生态保护付出者不吃亏,还需要我们跳出地方主义的框框,摘下本位主义的枷锁,更深层次地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让“市场之手”的作用凸显,通过受益者向保护者补偿的渠道,通过开发者向保护者补贴的路径,建立长效机制,拿出扎实措施,使优良的生态环境不仅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成为我省区域竞争力的优势体现,更成为生态建设者保护者共同的幸福源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有了农民幸福为基础,生态保护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有了生态保护做保障,“三农”腾飞的翅膀便有了持久的动力。让我们共同尊重自然懂得感生态之恩,让我们一起合力开发享生态之福,实现生态保护与农民幸福双赢,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推荐阅读:

青岛:将建9个200亩以上的省级高效生态示范园

辽宁:沈城西北部今年添十座生态公园

广西:北部湾近海生态日益遭破坏

福建: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元路径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