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2月25日消息: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省城园林绿化再上新台阶,实现建设美丽太原的目标,太原市委、市政府近日决定全面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考核评审办法》和太原市实际,争取3至5年成功创建一星级生态园林城市。具体目标为:2015年之前全面实施各项工程,确保所有指标达标;2016年向国家住建部提出申报。提高规划建设水平:完成绿地系统规划编修
从规划入手提高园林建设水平,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总要求,尽快完成绿地系统规划的编修工作。
从设计入手提高园林建设水平。贯彻规划设计人性化、景观塑造简约化、种植配置自然化、园林小品功能化、材料选择生态化的方针,坚持适地适树、生态稳定、景观多样的原则,引进新的设计理念,提高太原市园林设计水平。从科研入手提高园林建设水平,加大对园林科研的投入,加强生物多样性研究,区域物种保护与开发研究,耐旱、耐盐碱、耐瘠薄植物的研究以及园林植物育种、引种驯化工作。
从文化入手提高园林建设水平。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元素,将并州文化、三晋文化融入园林建设中,力争再建一批具有鲜明文化主题的特色园林绿地,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周边环境的整治,建设以双塔寺为中心的大景区,推进晋祠大景区综合整治和牛驼寨景区建设,启动明太原城保护复兴和晋阳古城大遗址保护工程。同时按照节水、节能、节地、节财的原则组织园林绿化。积极推广喷灌、滴灌、中水回用、雨水回收、渗水材料应用技术;加大太阳能等新能源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各类闲置土地实施临时绿化;强力推进林荫停车场建设且推广率要达到60%以上;在建设中要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特征,反对盲目改变地形地貌,造成影响生态和资金浪费的建设行为。提升管理水平:严格执行绿色图章审批制度
推进“星级公园评比”和“一园一品”活动,努力提高公园管理水平和文化内涵,打造精品园林。实行数字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道路养护水平,特别是注重提升背街小巷、集贸市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长途汽车站、公交汽车站、火车站周围绿化养护水平。推行园林建设项目业主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和跟踪审计问责制。加强对省、市级园林单位小区的培养督查力度。对已命名的园林化单位和居住区要定期复查。对复查不达标的给予“黄牌警告”或摘牌处罚。
严格执行绿色图章审批制度,加强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规划审批和建设监管,做到不符合绿化规划的不批,不满足绿化指标的不批,不落实绿化资金的不批;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提高社会建设项目绿化指标达标率。严厉打击、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违规侵占绿地、绿线、砍伐、修剪树木的行为,保护绿化成果。改善生态质量: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原则,制定完整的城市生态发展战略、工作计划,从重点项目、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入手,全面提高太原生态环境质量。
推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将公园绿地建设作为重点。按“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合理规划建设植物园等一批公园绿地,确保“十二五”期间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大于等于0.07;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大于等于5平方米/人;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太原市凡是具备条件的坡面、墙体、桥梁全部垂直绿化。积极推进屋顶绿化,新型建筑露台、缺建绿地单位均要强制实施屋顶绿化弥补绿地面积。继续抓好环城绿化工作,大力推进西山生态绿化和东山人文科技生态区工程,实施河渠景观治理、湿地和山体及景区保护,建设城市组团绿化隔离带和城市绿色长廊,构建城乡一体的大环境绿地系统,彰显太原山水城市特色。通过努力,使太原市综合物种指数达到0.5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建城区绿地率达到35%,城市各城区绿地率最低值达到25%以上。改善生活环境:关停高能耗高污染项目推进“公交都市”建设
调整产业结构,坚决关停并转各类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继续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有效防治二次扬尘,下大力气关停城中村土小锅炉,扩大集中供热面积,实现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收费比例达到40%以上;空气污染指数小于等于100的天数保持在310天以上。PM2.5年平均浓度限值达到或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类地区标准,且日均浓度达标天数达到310天以上。
完善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维护体制、机制,确保城市道路完好率保持在98%以上。加快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建设城南污水处理厂,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垃圾发电厂,加快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的处理和综合循环利用,大力加强城市公厕和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力度。加快轨道交通建设,使城市主干道平峰车速达到40公里/小时以上。大力实施“公交优先”交通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公共交通覆盖率达到55%以上;绿色出行分担率达到75%以上。
推荐阅读: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