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2月27日消息:2月25日,天气晴朗,乍暖还寒。不过,流经高新区和开发区的小湄河上,已吸引了不少垂钓者。当天,市林业局、开发区、高新区同时宣布:小湄河湿地公园成功晋升为省级湿地公园。据悉,最近,省林业厅正式批复,包括小湄河在内的全省22处湿地公园晋升省级湿地公园。
小湄河位于聊城经济开发区中部,是开发区的重要水系和景观构成元素。规划湿地公园主要有沼泽湿地、人工湿地和两岸的部分林地、农田组成,从九州洼湿地公园至牡丹江路区段,全长约4860米,呈南北向带状分布,规划界限以小湄河现状中心线为基准,东西侧各控制在75米范围内,规划面积为73.86公顷。
小湄河公园湿地面积22.91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31.02%。其中人工湿地16.67公顷、沼泽湿地6.24公顷,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使其成为聊城开发区内野生动植物的丰富地区。据调查,小湄河湿地公园内主要维管植物有56科101属134种(含2变种、1变型),包含国家Ⅰ级保护植物银杏,Ⅱ级保护植物莲。公园内有野生脊椎动物55种,其中鱼类6种、两栖类6种、爬行类3种、鸟类31种,兽类9种;在各类野生脊椎动物中,山东省重点保护动物11种,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种。
小湄河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拟建设成为以人工湿地、沼泽湿地等构成的自然与人工复合湿地系统为主体,以天然生态风貌和江北水城为特色,多种季节性湿地植物和谐搭配为规划主题,呈现出小湄河生态环境亮点,集湿地生态、森林保健、综合产业发展、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湿地特色公园。
放眼望去,小湄河湿地公园展示出碧荷连天、白芦飞雪、鸭戏鹤鸣、百花飘香的自然风貌。在这里,你可以曲径通幽,漫步竹林,美不胜收;还可以放松身心,漫步在遮天蔽日的绿荫下,树影婆娑的清凉中;又可以游弋在苇荡、荷塘、柳林、蒲滩的意境间,蒲苇招展,翠柳摇曳,真是“苇堵渠尽疑无路,竹篙一点又一天。只闻笑语不见人,蒲苇深处有人烟”。
截至目前,聊城林业系统批复的湿地公园共有4个,分别是国家级湿地公园——东阿县洛神湖湿地公园,省级湿地公园——小湄河湿地公园,市级湿地公园——聊城植物园、开发区广平林场。
新闻延伸
小湄河的前世与今生
记者在小湄河公园简介石上看到,小湄河位于开发区中部,南起九州生态公园,北入徒骇河。此地五代晋开运初置巢陵城,为博州治所,其遗址位于“旧州洼”南大石槽村西处。《聊城县志》载:“小湄河自聊城东南旧州陂汇流入博平界……”
小湄河于五代十国时就有,距今已逾千载。后因年久失修,以致杂草丛生,几近湮没,失去排水功能。小湄河以前曾作为农村灌溉农田用水河,也长期做排涝河用。几年前的小湄河,由于多年的淤积,加上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排放,已致恶臭难闻、少有人烟。
2010年3月8日,小湄河生态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开始实施。小湄河生态湿地公园,全长约7公里,包括河道扩挖及衬砌、园林绿化和景观建设、人工湿地中水净化系统等。小湄河一期为北段工程,最为核心的是人工湿地水质生态净化工程,工程由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及山东大学环境学院联合设计,采用复合垂直流和表面流处理工艺,将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一级A中水进行再次净化,达到地表四类水的标准,流入小湄河,为园林绿化、农田灌溉、工业用水提供优质水源,达到工业废水零排放。
恢复重建区位于小湄河东岸,包括长江路以北的环河路的外侧、东昌路周围除外的区域,面积为23.04公顷。对湿地消落带进行近自然型驳岸修复,因地制宜恢复湿地植被,种植芦竹、荷花,补种芦苇、香蒲,形成以净化水质为主要功能的人工湿地,营造良好的水禽栖息地。
宣教展示区位于河道东岸新昌路与小湄河的节点处,面积约为2.20公顷。拟建设湿地科普馆、湿地植物展示园、湿地文化长廊、木栈道等,开展湿地生态展示、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展示、科普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
合理利用区包含长江路以南所有区域、小湄河东岸东昌路和长江路之间环河路内侧、小湄河西岸东昌路节点区域除外的辽河路至长江路之间区域,面积约29.30公顷。该区主要开展生态旅游,科学设计湿地游览线路,开发富有小湄河湿地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结合公园丰富的湿地资源,让游客走进湿地,亲近自然,获得独特的湿地旅游。拟规划香草园、翠园、烟亭戏水、桃花岛、临渊而渔、堤岸烟柳、苇荡迷宫、繁花似锦等生态旅游项目。
管理服务区是位于河道西岸东昌路与小湄河的节点区域,面积约为1.25公顷,包括游客接待中心、管理服务中心、安全保卫、医疗服务、广场、停车场等。
水生美人蕉、梭鱼草、芦苇等多种水生生物随风摇摆、婀娜多姿,鲤鱼、鲫鱼、鲦鱼等种类繁多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三两只白鹭、野鸭在水上追逐嬉戏……在经过近千年的沉寂之后,如今的小湄河终于迎来了“新生”。
推荐阅读:
(来源:聊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