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如城镇顾庄社区居民王广明向记者介绍自己栽种的小叶黄杨盆景。
中国园林网2月28日消息:新春伊始,万物复苏,眼下正是植树造林的最佳时节。记者2月26日在长寿之乡如皋市如城镇的花木大世界看到,装载着各类花卉苗木的货车频繁进出,来自周边地区的自驾游客徜徉其间,赏盆景、选花木、买花草,其乐融融,花市一派兴旺景象。
走进中南海 誉满京城
北京的春天,柳树依旧绿影婆娑,只是,市民们不必再为漫天飞舞的柳絮而烦恼。解决这一千古难题的,正是如皋的花木工匠们。他们采用自己摸索出的“高位换冠”技术,让北京的春天不再柳絮纷飞。
在北京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重要场所,如皋盆景作为鲜活的艺术品,以特有的方式向海内外宾朋展现着长寿之乡的绿色魅力。无论是北京奥运会,还是上海世博会,抑或南水北调工程绿化、西安古城绿化工程,片片绿叶的背后,都凝聚着如皋花木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汗水。已经辐射国内20多个省市的如皋花木产业,触角所及之处,均留下绿意盎然的精品力作。
扎根于长寿之乡的沃土,如皋的花木产业如今枝繁叶茂,已经成长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支柱产业,并以特有的技艺、庞大的规模享誉海内外。
以“两弯半”为重要标志的如皋盆景,在国际、国内许多重要的评比展览中屡屡摘金夺银。2013年,经中国花卉协会会长江泽慧力荐,中国花卉协会盆景分会会址设于如皋,如皋盆景在中国盆景界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如皋人栽花养草的历史源远流长,古树名木遗存在长三角无与比肩。如皋盆景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是中国盆景的发祥地之一。现存于如皋水绘园内的“六朝松”盆景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古桧柏“蛟龙穿云”盆景,相传为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先生柏园遗存珍品。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如皋盆景形成了独具一格、自成一派的如皋盆景“两弯半”艺术造型,并由此衍生出“一弯半”和“三弯半”造型。宋代词人王观赞誉如皋盆景“奇容异色”、“盗天地之功”。如派盆景作为全国盆景“七大流派”之一,以蟠扎为主,辅之以修剪,盆景姿态清、奇、古、朴,寓小于大,寓近于远,静中见动,虚中见实,神形兼备。2008年,如皋盆景被江苏省文化厅批准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木富民 千万富翁不稀奇
近年来,如皋抢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机遇,积极调整花木盆景产业结构,推动花木盆景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外向化方向发展。全市花木盆景生产面积已达23万亩,栽培品种1300多个,形成了年产3.5亿株绿化苗木、100万盆盆景、400万盆盆花、2100万平方米草皮和1500万支鲜切花的生产能力。
与古人栽花种草只为把玩雅赏不同,如今的如皋人已经把花木产业融入了市场经济的基因。全市拥有城市园林绿化施工资质企业40家、花木经纪人队伍近1万人,花卉苗木销售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如皋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花卉苗木重要生产基地、绿化工程建设与花木消费市场的来源基地、花木盆景主要出口基地。2011年,被中国花卉协会授予“中国花木之乡”称号,“如皋盆景”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目前全国唯一的盆景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全市实现花木盆景营销额100多亿元。花木盆景产业已成为如皋现农业的龙头产业和农业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如城镇顾庄社区是“如派”盆景发祥地,这里的老百姓家家栽花种树,户户蟠扎盆景。站在自家的三层小洋楼前,农民园艺师王广明随手指着一棵罗汉松说,这一棵树价值六七万元,旁边一棵小一些的黄杨,价值也有三四万。老王介绍,他家的小叶黄杨树龄都在40年以上,单株价格都超过2万元。他家种有雀舌、黄杨等各式盆景大约2000盆。平时里,他和老伴在家修修剪剪,照应这些“活宝”,不用出门吆喝,自有客商上门选购,日子过得滋润富足。
地处如城街道的花木大世界去年交易额已突破50亿元,所在的大明社区人均收入十年增长了四倍,造就了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花木大世界二期扩建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将建成集花木生产交易、园林设计施工、生态旅游观光、科研培训、信息发布于一体的“中国•如皋国际园艺城”,更好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推荐阅读:
(来源:南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