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拟投5亿建全球最大雾霾实验室遭质疑

2014年03月10日 09:43光明网战钊

欧洲的Euphore photoeactor烟雾箱

中国园林网3月10日消息:日前,关于北京建设“全球最大雾霾实验室”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根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家计划在北京怀柔建设世界最大的“烟雾箱”,用来“模拟灰霾的形成和治理”。中国科学院是这个项目的发起方,项目筹备人表示,“烟雾箱”只是庞大的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研究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初步预算5亿元,目前尚未得到发改委的批复。

很多人质疑,5个亿建一个“烟雾箱”来研究雾霾是否值得?中科院是否已经充分征求了学者与公众意见?中国目前是否有必要重复建设“大气环境模拟系统”?

按照设想,中科院将建设一个“大气环境模拟系统”,其中最大的两个“箱子”都是300立方米,据悉,如建成,将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气环境模拟实验室,优先用于灰霾模拟与控制研究。中科院方面不无自豪的说,“不光是我国科学家,也欢迎全世界科学家都来做实验。”

据了解,我国已经有一些“烟雾箱”用于科学研究,比较大的是环科院和中科院的两个“烟雾箱”。全球范围来看,主要的大型室外环境烟雾箱分别在德国地质化学和动力学研究所(370立方米),欧洲光化学实验室(204立方米)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300立方米)。

然而,中科院的计划并没有得到公众支持。通灵珠宝CEO、法国乐朗葡萄酒庄庄主沈东军表示,“一个‘雾霾实验室’有必要建成全球最大的吗?整个北京就是个很好的实验室,又何必多此一举?这是多大的浪费啊!这事跟纳税人商量了吗?”

不得不说,中科院已经拥有一个“烟雾箱”,再建一个“世界最大”着实令人费解。

有媒体人表示,“最大的雾霾实验室有什么实际意义吗?最快解决雾霾问题才是重点”,“有这钱去搞环保比啥都强”。实验室是否“世界最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效果如何。有不少人质疑,现有的“烟雾箱”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如果已经够用了,就无须进行重复建设”。所谓的“世界最大”看似非常有魄力,实质上是打着治理雾霾的旗号浪费纳税人的钱。

事实上,学术界对中科院“全球最大雾霾实验室”的计划也颇有微词,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工程学院副院长谢绍东在财新网上撰文称,既然是“实验室”,那么项目本身就带有强烈的科研性质。这些研究是为治理空气提供理论支持,但与空气治理的实际操作并没有太大关联性,换句话说,光靠理论是无法“治霾”的。

谢绍东指出,其实该如何“治霾”根本不需要再研究,因为方法已经非常明晰,就是降低污染物排放。这一点中央也已明确——要节能减排。有人说,建立雾霾实验室能够帮助分析雾霾污染物质,能让治理更有针对性,设计出更有效的治霾方案。这一点固然没有错,但是就中国目前空气污染问题而言,还不到“针对性治霾”的时候。因为空气中各项污染物的指标都很高,是整体上需要降低,并非针对单一物质。“针对性治理”只有在空气整体质量已经不错,只有某一两项指标超过临界值的时候才更有效果。这就像治理雾霾不能只针对某一城市,而是要综合考虑整个区域。

谢绍东认为,目前雾霾治理的问题不是在方法上,而是在时间上。治理需要多长时间来完成?政策落实能有多快?然而建立雾霾实验室是一个长期项目,因为对雾霾的研究需要大量实验和数据分析。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烟雾箱”无疑有助于提升科研水平、增加科研成果,但对于眼前的雾霾治理,并不能在短期内产生效用。

就此问题,记者试图联系中国科学院新闻处处长熊德,但对方电话始终没有接听。

光明网科技频道将持续关注此事。

观点

治霾不能坐等研究,对于政府来说,不能等到“烟雾箱”这样的科研设备出来再寻找治理空气污染的答案。“我们身边的大气环境就是一个大的烟雾箱。”

——北京一位高校研究大气污染的科学家

雾霾实验室跟眼前的雾霾治理关联性不大。至于是否要投资5亿元到一个科研项目,这一点则有待商榷。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工程学院副院长谢绍东

四大发明都没有用5亿啊!希望不只是因为科研经费。

——网友声音

建再大的实验室还会大过北京市吗?

——网友羽根未来

推荐阅读:

上海环保局长:上海治理雾霾5年内肯定改善

江西:南昌赣江两岸要增绿缓解雾霾 还将建设城市绿道网

气象局回应“过度种植乔木增加雾霾概率”说法

两会代表:政府“有形之手”如何拨开雾霾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