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
古树
中国园林网3月10日消息:植树节马上就要到了,《城地理》周刊这期就跟大家谈谈树,古树。要说“古”,武汉三镇最有年头的当数汉阳。“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瞧瞧,唐朝诗人崔颢很早就提及过汉阳的古树了。
历史上,古汉阳林木繁茂。我们就去看看这方净土上的汉阳古树。
此“汉阳树”非彼“汉阳树”
到汉阳寻访古树,“汉阳树”须首当其冲。到汉阳“古城之根”——西大街,随便找个路人询问“汉阳树”,他定会把你指向市五医院。
市五医院西侧的凤凰巷内,可见一株拔地参天的古银杏:“身材”伟岸,冠幅开张,高约25米,主干胸径1.36米,投影面积达334平方米。周围建有长33.8米、宽14.3米的院落。虽身居陋巷,却蜚声遐迩,人称“汉阳树”。
不少人误以为凤凰巷中这株古银杏即是崔颢所咏“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树,其实大谬不然!
2005年3月,此树列入《武汉市第一批一级保护古树名木目录》,当时鉴定并公布的树龄是526年。据此推算,它“出生”之时为明成化十五年(1479),而崔颢卒于唐天宝十三年(754)。
看来,崔诗中的“汉阳树”,极可能是泛指在黄鹤楼上遥望沔州(古汉阳)所见林木葱茏的景象,而非特指某株树。
登上林木翳蔽、葱茏苍翠的古琴台,在“高山流水”琴堂门前,可见到一棵高约20余米、枝干挺拔的雪松。
此树主干胸径95厘米,需两人方可合抱;两根支干一粗一细、高约10余米,其直径分别约60厘米和35厘米,状如两人拱手相揖;支干上部数十条碗口粗的侧枝呈不规则平展轮生,疏朗匀称;塔形树冠,覆盖面积两百余平方米。
这株雪松“落户”古琴台已经50余年了。1957年始建琴台工人文化宫时,它从外地移植到此,给古老的知音胜地平添新景,故被誉为“知音树”。据说其实树龄已达百余岁,为清道光至咸丰年间所“生”之物。
半个多世纪来,此树保持了支干依连、优美端庄的树姿。游人们往往留连树下细细欣赏它的风姿。
这株象征着伯牙、子期那段千古佳话的“知音树”,实为武汉园林一宝。
推荐阅读:
河北:承德平泉县发现4棵千年古树 [分页]
226岁高龄古树奇闻
汉阳快活岭孙塆有一棵古银杏,名称“白果树”。
此树生长在小路边上拆了一半的院落中,高20余米,主干通直;胸径1.34米,1厘米多厚的树皮呈灰黑色,粗纹深刻龟裂。根部生出8根直径8~15厘米的小树干,宛若老翁“怀中抱孙”。
此古银杏北侧10余米处旧有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古林禅寺,相传此树系清乾隆年间该寺僧人所植。在2004年公布的武汉市第一批二级保护古树名木(20株)中,此银杏树龄位居第三——当时216岁。专家鉴定:它“出生”时间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
旧时乡民奉古林禅寺旁的该树为神灵,对它顶礼膜拜,常有人到树下烧香、焚纸、点蜡、叩拜,乞求“神树”保佑。因少数敬香者用火不慎,故屡发火险。1946年某日,该树主干下端被烧出个大洞,村民用盆、桶盛水,将火浇灭。上世纪80至90年代后期,该树又屡次被烧,其中一次还惊动了武警官兵驾着消防车来灭火。每次烧伤之后,它都会在当年和次年“气息奄奄”,枝叶发蔫,不挂果实。
几次火险和灭火过程中,孙塆村民发现两桩“怪事”:一为此树根部被烧时,烟却从树冠冒出,远望状如烟囱排烟;二为有次灭火时,村干部和村民们用抽水机从附近一口大井里抽水,灌入主干上端的孔中,井水几近抽干,火被灭,然而树根部地面上却未见冒水。其中究竟有何玄机,人们至今不得其解。
“母子”白椿立琼阁
在晴川阁景区内的禹碑亭北侧,有一对极不寻常的“母子”古树:一大一小的同根白椿。
两树主干相距不过六七米,盘根相连,枝攀叶依,形同母子。大者高约20米,树干通直,两人难以合抱;状若虬龙般的粗根拱出地面;黑灰色树皮苍老粗糙且有裂纹;树冠呈巨半球形。小者高约15~18米,主干直径约50厘米;其根部位置比大白椿低数米,系从一截护墙之下斜逸旁出,树冠为巨伞形。
相传,此树为明末清初名士毛会建所植。毛会建,江苏武进(今常州)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历经数朝。清康熙时,曾任仪曹郎、礼部郎中,后历黔入鄂,晚年定居晴川。他工诗善文,尤精擘窠书,酷爱晴川山水,曾出资在古晴川阁周边补植树木,并著有长诗《晴川补树》。在汉阳一些历史文献中,对毛会建植树一事屡有记载。
历经三百余年的这对“母子”白椿,见证了史上晴川阁的屡毁屡建和“四方冠盖所必至”的人文气息,见证了毛会建“愿言千载后,碧树交枝柯”的美好情愫,见证了“晴川历历汉阳树”的古今。当下,这对“母子”依然枝繁叶茂、健康壮观,似乎在向世人诉说:晴川欣逢盛世,她的明天会更美好。
推荐阅读:
(来源: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