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12日消息:3月7日,绵阳市启动“芙蓉溪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年治理一条河流”的思路,绵阳将通过管网改造、关停污染企业等综合举措,让芙蓉溪“一年变样、两年变清、三年变美”。
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中,改善人居环境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施政重点和民生热点,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生态民生福祉。
大型生态绿地 让城市更健康
3月10日,从俄罗斯贝加尔湖来的红嘴鸥群在绵阳涪江边翻飞,市民纷纷撒出面包屑喂鸟。去年入冬以来,历年来最多的红嘴鸥来到绵阳过冬,人鸟嬉戏的和谐景观,成为绵阳人居环境之变的美丽注脚。
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四川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突出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导向,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类指标占全部指标的77%以上,力促各地改善人居环境。各地除加强大气、水环境治理外,还采取了“见缝插绿”、“拆墙见绿”、“三小绿地”等做法,增加绿化面积。
“大型核心生态绿地才是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综合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支撑,”省环保厅副厅长李岳东告诉记者,根据省环保厅的要求,我省19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和14个县级市,都要逐步建设大型核心生态绿地,重点建设城市生态湿地、环城绿地、居民集中居住区大型公共绿地。
到目前,已建成的西昌邛海生态湿地、成都锦江区白鹭湾湿地等,已发挥出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甘孜州打造的大渡河绿色长廊,绿化面积10000余亩,栽植各类苗木100多万株,有力支撑了大渡河流域。成都市全面启动龙泉山脉生态植被恢复工程,3年时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5.36%。
综合环境管理 让乡村洁齐美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群众应享受的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我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生态乡镇、生态细胞建设过程中,各地大力实施环境质量、城乡绿化、环境设施、城乡容貌和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呈现“洁、齐、美”的新景象。
去年,我省开展了以农村饮用水源环境安全为主线的首批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着力解决危害农民群众健康和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通过76个整治项目的实施,示范区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南充市通过对西充河的治理,据去年7月到11月的监测结果显示,虽然流域4月以前经历了近30年来干旱时间最长、水流量最小阶段,但水质污染程度明显降低。嘉陵区新复乡和顺庆区华凤镇两个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分别为82.4%和84.3%,较2012年大幅增长。
省环保厅农村环保处处长陈维果介绍,今年所有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点地区,都要制订《农村环保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管理办法》,明确农村环保项目议事程序、监督程序、事后评价程序。通过制订村规民约、建立基层农村环保合作社、组织村民参与项目运行管理等,探索村民自治与政府支持相结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推动环保机构由县级向乡镇延伸,确保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推荐阅读: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