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14日消息:2001年至2010年,黑龙江省开展了为期十年的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累计完成造林1202.6万亩,为规划任务的111.12%。造林质量稳步提升,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平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通过三北四期工程建设,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持续扩大。据2012年黑龙江省森林资源调查显示,全省有林地面积达2097.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6.14%,活立木总蓄积达到18.29亿立方米。森林生态效益总价值1.26万亿元。土地沙化得到有效遏制。黑龙江省累计完成治沙造林193.5万亩,沙区森林覆盖率由建设初期的不足2%提高到8.7%,基本杜绝了“风剥地、撸籽粒”的现象。防护林体系不断完善,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区农田防护林面积达634.3万亩,农田庇护率达到75%以上。营造水保林面积达1185万亩,治理侵蚀沟2.3万条,治理水土流失地面积6946.5万亩,基本构建了乔灌草、带网片结合的防护林体系。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统筹协调发展,在确保当地生态改善的同时,积极探索和深化了生态经济林建设模式。东宁县、通河县、桦川县等地的大榛子栽培,龙江县、泰来县等地的樟子松嫁接红果林栽培,杜蒙自治县、泰来县等地的沙棘和锦鸡栽培,延寿县、宁安市、齐齐哈尔碾子山区等地的果树栽培,林口县、尚志市等地的红树莓栽培等一批较成熟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栽培技术,得到了当地农民和林区职工的认可,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增加了社会就业,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推动了生态绿化产业的发展。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显著提高,广大农村爱绿、植绿、护绿已成为社会风尚,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三北四期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一是因地制宜确定区域建设重点,着力解决本区域的突出生态问题。二是把质量管理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全行业的质量意识明显增强。三是依靠科技,向科技要质量、要效益。四是把三北防护林建设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完善落实各级领导工程建设目标责任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五是依靠政策,进一步活化造林机制。六是积极探索并成功实践了一批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的有效模式。七是依法治林、巩固成果,为工程建设提供了保障。
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从2011年已经开始,十年造林总任务1335.9万亩,开展人工造林475.5万亩、封山(沙)育林724.5万亩、退化林分修复135.9万亩。力争到2020年,全省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1个百分点,工程区内沙化土地得到全面治理,80%以上的退化林分得到有效修复,85%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90%以上的农田实现林网化。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