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17日消息:“今年,汇泰集团在碣石山镇流转土地3000余亩,准备栽植树木;西小王镇种植大户孙新民流转了3000多亩土地,目前八成土地已经栽植树木……”3月10日,无棣县林业局局长王玉真对笔者说。2013年,无棣县流转土地6.1 万亩,完成造林4.9 万亩,其中,26家企业(含林业专业合作社和造林大户)投资1.8亿元,植树363万株。
随着林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林业资源的快速膨胀,现代林业发展与传统造林机制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造林成本的逐年提高和造林资金的捉襟见肘,成为制约全县林业持续发展的难题。从2012年开始,无棣县将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用市场化运作造林绿化的新机制,走出了一条由政府协调流转土地、企业(专业合作社、造林大户)担当造林主体的新路子,既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又实现了大地增绿、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赢效果。2012年和2013年,该县均居全市造林规模第一,连续蝉联林业生产一等奖,实现“六连冠”。
企业造林、 合作社造林、 种植大户造林结合
企业造林模式。政府将土地流转后,统一规划,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发包给企业进行工程造林。2012年以来,全县已流转土地9.9万多亩,共有1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投身造林,公司造林占全县林业生产的38%。县林业局引进的山东霖昌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在北部沿海滩涂进行大规模耐盐碱树木盐松栽植,先期投资578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3000亩的盐松繁育基地,今春可出圃优质苗木750万株,进行大面积栽植。该项目已引起国务院科学发展观智库专家的重视,专程来该县进行调研并致信省政府,建议大面积推广种植。
合作社造林模式。依托政府建立的土地流转平台,以合作社为纽带,吸引村民入股,开展造林。目前,合作社造林占全县林业生产的30%。小泊头镇俊棣树木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劳动力、土地、资金三种形式入股,吸纳532户农民入股,投资2400余万元建成占地6500余亩的生态林场,同时采取上林下苗模式发展林下经济,带动全镇1200户群众发展白蜡、国槐种植,辐射面积达到1.5万亩,2012年,该镇被山东省林业厅命名为“全省绿化苗木百强镇”。
种植大户造林模式。小泊头镇南高村杨云峰承包土地300余亩,每亩地投入4000余元,同时种植白蜡、北栾等苗木16.5万株,3年后苗木就可销售,预计每亩地收入2万元以上。该县不少农户承包几十亩到几百亩土地用于造林,依靠林业发家致富,大户造林占全县林业生产的32%。
推进土地流转, 加大奖补力度
在推进造林新机制的过程中,该县积极采取措施,为市场造林搭建平台。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该县11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及时发布土地流转供求信息,在造林绿化中,积极利用土地流转平台,破解造林用地短缺难题,促进林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企业实施大规模工程化造林奠定了基础。新海路、疏港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中,该县首先依托土地流转平台,将两条干线公路(境内全长65公里)两侧50米内的零散土地全部流转到镇政府,再由县林业局下属的绿化公司将整片土地从镇政府承包过来,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然后通过招商引资分段发包给造林大户,实施工程造林和抚育管护,具体实施中,承包者前五年免缴土地租赁费,农户土地流转资金由政府支付,极大地调动了大户承包造林的积极性。
加大政策扶植。首先是加大奖补力度。规定县、镇(街道)级生态林场所栽植苗木成活率达80%以上,苗木规格在2厘米以上的,每成活一株给予6元奖励,其中50%奖励林场所在镇(街道),50%奖励造林单位;企业或个人造林连续面积超过300亩的,享受以奖代补政策,以奖代补资金直接兑付企业或个人;对重点工程,胸径4厘米以上的白蜡类苗木,县财政补助金额由原来的6元/株增长到今年的15元/株,2013年县财政发放奖补资金2000余万元。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2012年以来为万德、舜园、神力等涉林企业争取中央林业贴息贷款1.2亿元。
鼓励发展林下经济。为解决林木生长前期只投入无收入的难题,该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的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林业企业发展林下经济,推进“以短养长”、“以下养上”。最后将外资造林纳入招商引资考核体系。为充分调动镇(街道)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大力倡导镇(街道)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实施土地流转、搭建服务平台等措施,对外商发包绿色通道、生态林场和100亩以上的成片造林等重点绿化工程,吸引外商来无棣投资林业建设。县政府规定从2013年开始,引进外资造林计入镇(街道)和部门单位招商引资任务,林业和绿色通道建设项目按实际投入认定引资额。
强化技术指导。县林业局与涉林企业分别签订合作协议,企业造林时,做到先设计后施工,全部绿化工程由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监理,确保按设计标准高质量完成造林;造林结束后,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常驻企业,帮助企业进行新植树木抚育和管护,指导开展病虫害防治。
新的造林机制激活无棣造林一泓春水,不但破解了“年年重栽不重管”的难题,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也上升到了97%以上,走出了政府投入不见树的怪圈,实现了林业生产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调整了农业种植产业结构,实现了农民增收。
推荐阅读:
(来源:滨州传媒网-滨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