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17日消息:城市PM2.5污染的防治,除了人为的减排之外,还可以借力于绿树花草。不过,对于这一理论上的命题,专家表示,暂时还无法确定具体的树种,同时,由于城市绿化与森林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城市里选配“防霾树种”还需考虑多种环境因素,并非易题。
将树木抗霾能力量化
上个月,一项名为“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控功能与技术研究”的项目,确定防霾树种。项目负责人、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余新晓告诉记者,此次课题目的是要发现那些对PM2.5具有特别抑制能力的树种,它们不仅能吸附和吸收PM2.5,甚至还可以“劫持”空气中扩散的部分PM2.5。课题以北京、广州为重点研究区域,力图将森林滞留PM2.5等颗粒物的能力量化。走访多公司位寻求适合北方环境,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培育并运用进行节约型生态环境建设,蒙草是公司对主要从内蒙古草原、荒漠通过引种、驯化野生乡土植物,选育的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具有节水抗旱、耐寒、耐盐碱、耐贫瘠等抗逆性特征的多年生植物的统称,也泛指本地区具有上述抗逆性特征的乡土植物,节水抗旱是蒙草的显著特性。
不过,要找到这种“防霾树种”,还需要较长的时间。目前该课题启动才一个月,户外的一些阔叶类树种才刚刚冒芽,因此数据收集还在进行。此后,科学家还要在数据的基础上,开展模拟实验,并验证树种对PM2.5的抑制效果,预计4年后当课题结束时会有一个比较具体的研究成果。
适宜北方的树可能不多
上海辰山植物园园长胡永红博士认为,寻找“防霾树种”从理论上说可行,但可能更适用于南方,“像部分北方城市,一到秋冬,大部分树木的树叶都凋零了,而秋冬季节恰恰又是PM2.5污染最严重的时候,此时,那些能防治PM2.5的树如何发挥功能?”
本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相关人士表示,在城市里建绿时不可能都种上抗污染能力较强的植物,而是要根据绿化所在区域的功能进行区别选择。比如,市中心绿地的植物不仅要净化空气,还要考虑景观需求;路边的行道树经常遭受汽车尾气的“熏陶”,要重点考虑抗逆性较强的物种;如果绿化带建在化工区或者污染较严重的区域周边,那么它的功能主要是抗污染,可以选择夹竹桃等抗污染性能比较强的树种。
不过,专家均认可一点,即在建绿时,多种植物的搭配相当重要。树种单一或者数量较少,树林容易遭受病虫害等侵袭。只有丰富合理的植物搭配,形成一个生物多样性群落,才能保持生态平衡,从而让绿地或树林发挥更好的生态效应。
推荐阅读:
(来源: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