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18日消息: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避免千城一面、村村雷同,成为文化领域全国人大代表格外关注的问题。
3月9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举办的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指出,现在我国传统村落有200个,10年丢失了90万个村落,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保护、发展传统村落的政策措施,将抢救、保护、发展传统村落纳入城镇化、城乡统筹、农村文化发展、华夏文明传承的总体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古城保护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认为,除缺乏保护总体规划、盲目开发导致建设性破坏之外,古城“特色危机”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古城规划内容趋同造成古城风貌千篇一律;由于“重设计轻管理”,景观、环境、空间规划理念和手法滞后,保护方式简单化,使得城镇的历史联系和记忆被割裂。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地方盲目恢复历史遗迹、修建仿古建筑,甚至拆掉真文物修建假文物等,严重破坏了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
因此,郑晓幸建议,在积极督促地方政府充分研究认识古城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组织住建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等部门编制综合性、战略性古城保护规划,并建立国家层面的古城保护工作机制或古城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共同协商解决古城保护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10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城镇化总体布局提出了“两横三纵”战略,提出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即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共1443处,总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2.5%。尽管如此,规划并没有将数以千计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体现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150处大遗址和近年开建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纳入其中。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表示,国家应尽快启动古文化遗址保护规划,制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应充分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及时弥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留下的空白。另外,还应尽早启动中国古文化遗址保护与利用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构建国家层面的古文化遗址保护与利用空间发展战略,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进行对接,形成支撑,为“十三五”或更长时期的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策略提供指导。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