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24日消息:草木吐绿,万象更新。连日来,迎着和煦的春风,很多市民走出家门,在公园、示范镇、风景区,正掀起新一轮植树造林的热潮。“走,咱们植树去!”在津沽大地,这样的号召不绝于耳。自3月20日天津植树日以来,已有10万市民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亲身参与造林绿化,全市各界共计义务植树50余万株。
去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绿化美化水平、构筑大城市林业生态新格局,天津植树造林工作开启“升级”模式,在去年造林26.5万亩的基础上,今明两年将再造林地50万亩以上,相当于35个和平区面积的总和,外环线、高速公路、主干道路、河堤两岸、小城镇组团、郊野公园、农田林网全部披上绿装,在生态、大绿的主导框架下,一个个绿意盎然、错落有致的生态岛链将使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美丽的自然景观,对于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弥足珍贵。不可否认,一座城市所拥有的生态环境不再是一个虚幻的城市形象,更是成为能够影响人们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改善环境成了最紧迫的民生。
改善环境,植树造林一马当先。2013年8月,市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美丽天津;10月,天津又启动了“美丽天津·一号工程”,这个被普通百姓称为“管天管地管空气”的综合整治行动成为天津生态建设的指南。“一号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通过实施“绿化美化行动”,努力为人民群众建设生态、自然、健康的绿色空间,重点对“一环两河七园”实施绿化,使之成为城市新的生态亮点。
“绿化美化行动”自开展以来进展迅速。早在去年7月,林业部门以及各区县就超前谋划,精心组织、昼夜奋战、多策并举,排出时间表、画出路线图。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造林面积16.9万亩,占全年造林任务的63%。在采访中,一些百姓对记者说,“绿化美化行动”受益最大的是他们,家门口堆放多年的垃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小树,一片片绿地。
然而,在天津这样一座大城市,生态建设的成果不仅仅体现在栽了多少棵树、增了多少亩林,植树造林背后的“顶层设计”更是彰显着城市生态理念。今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天津市绿化条例》,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划定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的决定;同时,还出台了《天津市生态用地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对山、河、湖、湿地、公园、林带等实行永久性保护。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为美丽天津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制支撑,也在生态环境建设中释放出强大的推动力。一位林业干部坦言,生态红线的划定使区县在生态建设上的行动更加坚决,今年全市的造林任务是26.5万亩,按照目前进度,各区县有望完成35万亩以上。
和国内很多城市一样,在激烈的竞争中,天津面临着发展空间的制约。近年来,天津在环城四区、滨海新区以及武清区相继规划建设16个郊野公园,为广大市民提供近距离融入自然、聆听自然、感受自然、悠闲放松的所在。一个被公认为寸土寸金的直辖市,竟然能够如此慷慨地把810平方公里土地用于公园建设,这不得不说体现着城市管理者以人为本和生态为先的理念。据林业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武清区、北辰区、西青区郊野公园正式向市民开放,成为遍布城市周边的天然氧吧。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万物生长的季节,让我们不负春光,种下最美的风景。
推荐阅读:
(来源:天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