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2014年03月27日 09:50长城网

中国园林网3月27日消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承德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承德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推进承德的开放创新绿色崛起的进程中,生态优势始终是主旋律。

承德市委书记郑雪碧强调,这样的优势在培育产业、招商引资,增强对外吸引力,增强发展竞争力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特别是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承德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试验区为总抓手,按照“发挥优势、高点起步、开放创新、绿色崛起”的总要求,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开放创新、绿色崛起,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发展之路。

构建京津重要的生态屏障

作为首都的“北大门”,承德始终肩负着京津生态功能区、重要水源地和安全“护城河”的重要职能。据统计,承德境内四大水系,年均产水37.6亿立方米;林地、草场面积,分别占河北省的50%和40%,森林覆盖率更是高达55.8%,享有“绿色宝库”、“生态绿肺”、“天然氧吧”之美誉。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形势下,生态优势将成为承德对接京津的最现实、最富竞争力的比较优势。“构筑更加坚固的生态屏障”,是承德在新一轮发展机遇到来之际喊出的最响亮的口号。于是,以“生态优先增创竞争优势”的环境治理战役打响。

全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把保持环京津地区大气质量最优作为底线,集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压减炼铁产能30万吨,加快淘汰城区燃煤锅炉,削减煤炭用量87万吨。加快淘汰“黄标车”,积极推进绿色施工,开展化工、制药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推进集中供热覆盖、天然气替代以及其他清洁能源应用;强力推进水环境治理,全面实行“河长制”,严格落实水污染排放标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管理,逐步建立地下水质量监测网络,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大力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把涵养和修复生态作为首要任务,重点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21世纪首水、再造三个塞罕坝、三北防护林、京冀水源林等生态工程,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提高国土绿化水平,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华北领先。

在此基础上,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探索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资源转化变现的有效途径,强化对绿色发展的刚性约束。按照主体功能区划要求,合理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坚决依法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健全排污权交易机制,推行生态环保管理“第三方治理”模式。加快形成生态补偿的市场机制,构建与京津生态建设保护的互动机制。

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承德找准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契合点。

该市坚持把产业富民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幸福承德、幸福乡村的重大举措,把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与改善生活条件、增加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相结合,向生态要效益、向绿色要产出。

积极发展林果产业,促进富民增收。依托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工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全市建设山杏、苹果、板栗、桑蚕、沙棘、速生杨、刺槐等林果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以干鲜果树为主的经济林。在加强干鲜果品基地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速生原料林、沙棘、花卉等产业。同时组建了承德林业集团,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中药材种植、森林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等产业。2013年,全市完成造林绿化82万亩,新增经济林28.6万亩、中药材8.5万亩,已形成以露露为龙头的山杏产业,以怡达、栗源等为龙头的果品产业,以中盐银港、宏森木业为龙头的木材产业,以宇航人为龙头的沙棘产业,以畅达、格林为龙头的林下产业,以磬锤峰等国家、省级森林公园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绿色经济。坚持把良好的生态资源与山庄外庙、金山岭长城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融合起来,与皇家、佛教、民俗文化开发融合起来,与现代健康产业、高端休闲项目融合起来,加快建设滦平金山岭长城、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隆化温泉、木兰围场、丰宁京北草原等5大精品旅游区,推动一季游向四季游转变,力促由观光胜地向休闲旅游高地迈进。

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高端钒钛制品,坚持淘汰落后产能、引进先进工艺,在选好铁的同时,把钛、磷等资源选出来,做到“吃干榨净”。绿色矿山的建设,不但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更实现了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生态型转变,整合减少矿山企业69家,55钒铝合金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实施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52个,促进了全市矿业经济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把绿色发展不断引向深入

京津选择承德更多原因的是生态优势的吸引。实现绿色崛起,需要坚持服务京津、融入京津、借力京津的理念,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不断把绿色发展的理念引向深入。

经过深入的思考,承德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要围绕建设“服务首都特色功能城市”,重点打造“四大战略高地”,即打造首都生态安全屏障和承接首都功能疏解的先行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聚集区、承接首都高端要素外溢(人群外迁)的首选地,努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更大作为。

主动对接融入京津,把京津尤其是北京作为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加强与中国建材、大唐国际、航天科技、保利集团、首农集团等央企、京企的合作。积极探索医疗、教育、就业、人口等方面跨市顺畅衔接的可行机制,力争让更多优质资源和高端要素聚集。依托生态、温泉等旅游资源,建设特色养生小镇、温泉水城、山庄人家,建成一批示范性度假村和养老基地,打造首都经济圈高端人群疗养度假的休闲区。

建好项目“落地”平台,把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支撑,落实既有政策措施,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提升配套功能,统筹推进以“1+3”产业发展平台为引领的园区建设,实施高新区产业倍增三年推进计划,3个省级聚集(示范)区的起步区加快完成“七通一平”,中关村承德创新创业大厦、张百湾、六沟聚集区综合服务中心开工建设。

推荐阅读:

福建:闽江启动北岸休闲生态公园建设

福建:开门见绿 打出生态与民生双赢好牌

广东:清远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亟需提高

山东:寿光铸就绿色生态梦 打造宜居宜业家园

(来源: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