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退耕还林十余年 激活生态产业迈新步

2014年03月06日 09:27云南日报

中国园林网3月6日消息:行进在云岭大地,会惊讶地发现往日贫瘠的坡地如今草木丰茂,一片片林地正逐渐染绿昔日的山坡。以凤庆县和新平县为缩影,从2002年全面启动退耕还林以来,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群众走上了靠山兴业、以林致富的新路子。

核心阅读

我省退耕还林工程于2000年开展试点,2002年全面启动,成为我省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周期最长、与“三农”最为密切的生态建设工程。经过10多年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对改善生态环境、改变不合理生产方式、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群众开始从陡坡耕种向退耕还林转变。

据了解,截至2013年,全省累计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1802.60万亩,130多万退耕农户户均直接从退耕还林补助中累计获得收入9462元,500多万退耕农民人均累计获得收入2274元,根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对1500户退耕农户的监测结果,2008年退耕农户人均工资性收入、外出务工收入及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6.1%、40.3%、156%、39.3%。

改善生态绿色扶贫

群众质疑:退耕还林后能否真正脱贫?

政策特点:有效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的转移,促进退耕农户生产经营由原来以种植、养殖为主向多元化格局的转变,拓宽增收渠道。

“退耕还林好啊,我退了9亩多,按照退耕还林政策,每年有2000多元的补助,再卖些竹子,一年有逾万元的收入。”新平县南蚌村委会曼控村民刀瑛指着青翠的竹林说,在退耕前,山坡上的地,遇到好年景,还能收点粮食,旱了连种子都收不回来,雨水大一点,很多苗带着泥土都流下了坡,家里吃饭都成问题。让刀瑛刻骨铭心的是2002年8月,在戛洒、水塘、者竜一线,发生了达98平方公里的特大滑坡泥石流,不仅摧毁了家园,还失去了本就贫瘠的土地。

据介绍,面对灾难,当地政府痛下决心,坚持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大力培育竹产业。“我不仅把退耕地种上了竹子,还把13亩甘蔗地改种成竹子。”刀瑛称,当时退耕还林,大家还转不过弯来,现在好了,政策那么好,收入提高了,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甘蔗下山,竹子上山。”村貌变了,农民腰包鼓了。达哈村民白绍忠高兴地说,原来种甘蔗收入低,现在栽竹子,价钱高,又好卖,一年光竹子一项就有几万元收入,而且还没有滑坡等自然灾害,下大雨也睡得着了。

山坡地不再是耕地,而是变成了脱贫林,让地处偏僻的村寨靠林业、靠生态环境的改善,走上了绿色脱贫的路子。据了解,新平竹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也给众多的山区种植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群众的“绿色银行”。

贡山县独龙江乡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有近半年的时间因雪封山与外界阻隔;由于低温、寡照、多雨、坡陡等自然条件,基本上不适合于种植粮食作物。2001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95元,人均有粮222公斤,94.2%的人口仍然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退耕还林实施后,2008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805元,人均有粮457.8公斤,分别比退耕前增加了62.6%和106.2%,基本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

据了解,严密组织、强化领导是推进退耕还林的根本保障,统筹兼顾、搞好结合是推进退耕还林的关键之举,拓宽渠道、多元投入是推进退耕还林的重要环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全省增加林地面积1565.1万亩,其中在25度以上和15-25度坡耕地分别实施退耕还林332.5万亩和132.9万亩,分别占退耕地还林任务的62.4%和24.9%,退耕地还林确权发证率达到97%。另外,通过兑现国家政策补助,130多万退耕农户户均直接从退耕还林补助中累计获得收入9462元,500多万退耕农民人均累计获得收入2274元,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已经成为山区退耕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退耕农户的贫困状况。

靠山兴业以林致富

农户反映:毁林开荒,越开越慌,一退一还后咋办?

政策措施:科学指导农户集约经营,并通过林灌、林草、林药间作,矮杆农作物套种等方式对退耕新造幼林进行抚育管护,提高林分质量和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户以林致富。对造林密度大、需要抚育间伐的林分,按照抚育间伐的有关规定指导农户及时开展抚育间伐。

安石村位于凤庆县城西北部,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最低海拔1700米,最高海拔2300米。全村辖4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768户农户,总人口3063人,大部分村民居住在海拔1800米以上区域。靠山吃山,这是山区农民数千年来的生存之道,安石村民有过毁林开荒的惨痛教训——一座座山头被剃光,生态日益恶化,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安石村彻底告别毁林开荒的年代。“这房子是去年盖的,花了30多万元。过去种田一亩产粮不足600公斤,还不够自己吃,靠过去的养鸡种粮,做梦都没有梦到过这辈子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坐在环境优美的三层楼庭院式楼房里,村民舒云君指着房前屋后的10多亩茶园和茶园里套种的桃子、李子树,兴致勃勃地说:“茶叶还有2万多元的收入,这些年,我们连续在林果上获得持续增收,我家又种上了80棵核桃树,留给子孙后代,8年后进入的盛果期,子孙们将会更加富足。”

“开始时,一些村民对‘轻粮重茶’心存顾虑,不肯改种。我们村组干部先行一步,敢于承担风险带头试种了175亩。”村党支部书记龚会咏说,现在种茶机制日趋完善,稳定的茶价,激发了村民以林致富的活力。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政策的落实,生态效益的显现,经济效益的体现,全省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退耕还林对减少水土流失,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发展特色经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有重大意义和重要推动作用,触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生产方式的调整,从工程起步时的担心、不积极、压任务,到今天地方党委、政府及广大群众实施退耕还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要求进一步加大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力度的呼声强烈,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发展在山,潜力在林”,瞄准生态产业利益最大化目标,用活“退耕还林”政策,安石大胆地以“茶林”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引导村民在茶园、山地、坡地、房前屋后及庭院种植特色经济林果,用桃、李、泡核桃、甜柿、杨梅等经济林果套种作为茶叶覆荫树的同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一部分安石农民放下锄头成为产业工人,开始走进厂房领工资,一部分人还去了更远的地方打工。群众收入一年年在增加,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群众口袋里有了钱,家家户户忙着建新居。全村现建成琉璃瓦房121幢,改造房108间,建砖混结构平房325间,70%的农户住进宽敞明亮的安居房。

全省各地在工程中针对退耕后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和推广多种经营模式,如林草模式解决林牧矛盾,“八角+茶叶”、“桤木+草果”、“喜树+木豆”等造林模式的优化,使退耕农户以林致富,真正做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确保退耕还林成效。

推荐阅读:

贵州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 今年任务150万亩

广西:巴马11年退耕还林25.4万亩

国家林业局透露退耕还林将重启 苗木行业或可“借东风”

中央13年补助广西百亿元退耕还林 [分页]

还林蓄水培育产业

企业疑虑:如何参与退耕还林项目建设?

政策创新:广泛吸纳民间资金投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使林地、资金、劳力等各种生产要素得到了有效、合理的配置。促进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促进林业建设向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互兼顾和同步增长。

我省退耕还林工程自2000年试点、2002年全面启动,截至2013年,全省累计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1802.60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533.1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049.0万亩,封山育林220.5万亩,完成投资121.04亿元。10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作,按照国家要求并结合我省实际,坚持科学合理布局,创新经营模式,注重产业发展,强化工程管理,切实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恢复了植被,遏制了水土流失。据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站监测,25度以上陡坡耕地营造乔木树种的地块,其径流量下降82%,径流泥沙含量下降98%。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省陡坡耕作面积明显减少,工程区水土流失量大幅下降,林地面积大幅增加,生态环境逐渐好转,为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森林云南”、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了丰富的水资源,凤庆县安石村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山区发展思路,抓住“退耕还林”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把适宜在安石发展的茶叶作为全村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动员组织村民将全部田地改种茶树。新平县加大坡度25度以上坡耕地的退耕还林力度,每年投入300多万元,千亩连片、万亩连片,推广种植竹子2万多亩,近10年新增竹子种植面积近20万亩,形成规模效应。同时,竹产品开发逐步深化,初步形成了以笋丝、卫生竹筷、竹木制品、造纸为主的竹产品初加工系列。特别是2002年以来,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新平竹产业发展大大提速。2010年,全县累计种植竹子25万亩,其中12万亩投产,竹子占林果后续产业总产值的33.2%。在新平不少地方,竹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并依托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林工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机制,以竹制品加工带动竹产业的发展。2008年,新平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促进产业升级,按照目前的市场需求分析,竹材加工后,其附加值可提高10倍,将带动上万农户从事竹子种植。

据云南省林业厅退耕还林办公室介绍,2013年全省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全省共培植产业基地1684.04万亩,其中云南松、思茅松、桉树、竹子等用材林基地779.95万亩,核桃、油茶等木本油料林基地717.68万亩,八角、茶叶、桃李等其他特色经济林基地112.74万亩,培植林业龙头企业129个,总产值51.46亿元。

云南行动

退耕还林既是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一项建设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惠民措施,全面落实补助政策兑现,认真组织实施专项规划项目建设,着力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将有力促进资源增长、生态良好、农民增收、林区和谐。

一是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长效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加强检查、监督、指导力度,深入实际,加强调研,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落实目标责任制。省人民政府对全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工作负总责,与各州(市)人民政府签订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目标管理责任状。各级人民政府层层落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目标、任务、资金和责任,逐乡、逐村、逐户抓落实。三是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联系机制。各级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成果巩固。

巩固成果

贫困山区退耕农户的增收致富,归根结底要依靠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坚持不懈地开展补植补造、抚育管护,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确保农户从退耕还林地中持续获得收益。

一是加强补植补造,优化配置模式。通过调查摸底,针对功能低下的退耕还林地块,积极补植补造和树种调整,保障农户增收。二是科学培育经营,增加农户收入。科学指导农户集约经营,提高退耕还林地的质量和产量,通过林草、林药间作,矮杆农作物套种等方式促进对退耕地的抚育,发展畜牧业、中药材等产业,促进农户增收。三是落实管护责任,确保造林成效。通过检查验收、兑现政策和确权发证等工作,落实退耕农户的责任和权益,充分利用政策兑现机制,促进退耕农户加强管护,确保造林质量。四是结合专项规划实施,促进产业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木本油料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建设目标,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有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全面促进林产业发展。

目标任务

放眼广袤的云岭大地,退耕还林富了百姓绿了山川,其成功实践表明:生态改善、林农林企受益、社会获益是推进退耕还林的目标和动力,严密组织、强化领导是推进退耕还林的根本保障,统筹兼顾、搞好结合是推进退耕还林的关键之举,拓宽渠道、多元投入是推进退耕还林的重要环节,企业带动、市场运作是推进退耕还林的重要途径,注重民生、落实政策是推进退耕还林的必然选择,创新机制、拓展模式是推进退耕还林的发展动力。

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深入实施“两强一堡”战略,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做出了加快推进“森林云南”建设、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决策,以攻坚克难的精神、敢于担当的气魄,决定从2012年起至2020年,对全省1000万亩25度以上陡坡地、特殊生态脆弱地区的坡耕地实施修复、进行生态治理。一时间,全省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措施、砥砺奋进,从滇东北乌蒙山区的政策宣传和群众发动、滇中地区的连片规划和科学布局,到滇南边疆地区的产业结合快速推进、滇西北的生态脆弱特殊地区的重点治理,生态治理如火如荼、蓬勃展开。截至2013年底,全省累计完成160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任务,工程建设成效明显。

2014年,国家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号角已经吹响,这要求正确判断退耕还林面临的新形势,准确把握做好新形势下退耕还林工作的新要求,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强化措施,加强管理,切实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把退耕还林工作继续推向前进,建设美丽中国、森林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推荐阅读:

贵州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 今年任务150万亩

广西:巴马11年退耕还林25.4万亩

国家林业局透露退耕还林将重启 苗木行业或可“借东风”

中央13年补助广西百亿元退耕还林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