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10日消息:日前,惠安县出台《惠安县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要“一年全面深化、三年明显改观、五年整体提升”,充分发挥惠安依山、傍海、滨溪、山海兼备、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凸显“显山、露水、透绿”的城市建设理念,做美、做优、做精城乡环境,结合小城镇综合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点”从城乡社区向城区“三边三节点”和美丽乡村拓展,“线”从公路铁路沿线、绿道向市政道路管线拓展,“面”从小流域向黄塘溪、林辋溪流域和旅游景区拓展,结合“环湾规划建设年”活动,争取用5年时间,打造一批特色景观带(廊道),创建一批宜居环境建设示范镇,在城乡综合承载力、城镇面貌、品位内涵、管理整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幸福城。
“一年全面深化”。今年,该县将推进“点线面”拓展延伸,打造1至2个城市完整社区,实施“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深化农村家园清洁。以示范村为典型带动,全面开展环境整治村的创建活动。并以崇武镇为试点,整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沿海山区两条美丽乡村示范线。全县新建绿道8公里,新建改造城区雨污管网5公里、燃气管网7.5公里、城市道路5.2公里,整治“三边三节点”3个,完成林辋溪、黄塘溪、蔗潭溪综合整治工程29.3公里,完成东湖公园建设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
“三年明显改观”。到2016年,惠安县的“点线面”项目逐步连线成片,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50个和城市完整社区3个,基本完成福厦铁路沿线景观整治;整治“三边三节点”8个,建成绿道10公里以上,改造各类棚户区(石结构)约1000万平方米。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生态优美的城镇发展格局;黄塘溪、林辋溪流域两侧1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乡镇污水全部得到有效处理。
“五年整体提升”。到2018年,该县的“点线面”将基本形成完整系统,村庄整治基本完成,构建城区“三边三节点”景观体系,试点小城镇基本建成,基本完成石结构房屋改造,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基本建成绿道系统生态网络框架20公里以上;基本完成公路铁路沿线整治提升,景观面貌明显改善,市政基础设施各项指标力争位居全市前列。
近两年来,惠安县投入6.8亿元用于绿化、溪流整治和环卫保洁等,全县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65万亩、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1.4%,完成整治林辋溪、黄塘溪等溪流32公里……今年,该县将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理念,坚守生态“底线”,全力争创国家级生态县。
持之以恒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继续推进林辋溪、蔗潭溪8.4公里河道整治,坚决处理溪流周边区域生产生活污染,基本完成县域内三大溪流整治任务。大力推进“四绿”工程,完成造林绿化面积7150亩以上,重点实施泉惠石化园区1800亩生态绿化、科山森林公园800亩绿化、林辋溪两岸16公里绿化、惠东快速通道和福厦高铁连接线两侧18.8公里绿化、种植650亩红树林等项目。继续抓好青山湾、西沙湾沙滩修复工程,切实保护好金沙银滩。
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惠安县将大力抓好重点耗能行业、企业节能降耗,强化污染源动态监测,督促企业达标排放。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东桥和东岭镇区污水管网、崇山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惠西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泉惠石化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建成涂寨等4个镇区和螺阳溪东等4个镇级工业区污水管网,力争实现“镇镇有管网、村村有氧化塘、户户有三化厕”。启动建设泉惠石化园区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加快推进石粉石碴、垃圾余渣、污水污泥的集中处理和回收加工利用。
构建生态建设长效机制。该县编制全县生态专项规划,建立生态保护财力支持机制,探索生态补偿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争创国家级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强化大众环保意识,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生态建设;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日常演练,提升预防和处置水平。
推荐阅读:
(来源:泉州网-泉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