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11日消息:满目葱茏的公园,清新怡人的道路景观,花果香百鸟临,一般人很难将这优美的景色与一个国家级高新开发区联系起来。
行走在莆田高新区科技文化广场,绿地、景观树、花架、露天舞台、音乐喷泉应有尽有,园区许多工人下班后来到这里跳广场舞、散步。
“闲暇时跟三五好友一起来散散步,听听鸟鸣,别有一番滋味。”在园区卡朱米服装企业上班的黄爱霞说,科技文化广场自建成开放以来,大大改变了附近居民和在此打工的外地工人的生活习惯。在园区另一处景观—生态竹园内,小巧玲珑的亭台、层层叠叠的竹林,乃至分散在各个角落的人文石雕,也引来不少人驻足观赏。
良好的环境,也吸引了不少外资企业在周边落户。如今,方圆十几公里高质量的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密布,“生态红利”扑面而来。
“这一切都得益于高新区的发展理念。为保护好生态,高新区摒弃单纯追求土地收益的发展模式,建设了科技文化广场、梅园公园、生态竹园等多个绿地广场。”高新园区工作人员郑植介绍说。几个绿地广场都在主干道旁,地理位置优越,土地如果用于项目招商,政府无疑会多几个“创收项目”。
舍弃眼前收益、保护生态环境的背后,是涵江区委区政府“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和行为准则。高新园区党委书记陈万东认为,真正懂“绿”的人,关注的不仅是绿色的生态,更是绿色的产业、绿色的理念的融合。“绿”的背后其实是“红”,是“生态红利”。
近年来,高新园区坚守“绿色门槛”,因势利导围绕城市规划建设文化广场、竹园绿地;高起点进行产业规划,把产业定位为创新要素集聚活跃,高新技术含量高的低碳绿色产业。
威诺数控,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与销售数控机床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它的发展是高新区绿色产业成长的一个缩影。从创业初期带着多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投石问路,到与中科院、天津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高新区的项目“保姆”们在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为其当好服务帮手。如今,公司自主研发的七轴龙门式复合加工中心获3项国家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高新技术企业占莆田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在园区内,已形成国家级液晶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绿色生态的环境和低碳环保的产业发展理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商在此投资兴业。
今日的高新区,绿色掩映中的各个研发中心建筑与周边自然美景浑然一体,生态和产业在这里和谐共生,“绿色”成为涵江的增长极。
目前,高新园区创造出全区9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日益变厚的家底,证明高新园区作为莆田市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名副其实的称号。
莆田高新园区的“绿色门槛”,并非只重环保不问发展,而是在绿色理念的指引下,实现绿色发展,以“绿色化、人性化、科技化”的工业园区新形象迎接新的发展契机。
推荐阅读: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