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15日消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州是一座山水园林城市,它依山傍水,两江环绕,森林覆盖率达54.9%,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福州空气好、闽江水质优、榕城满眼绿”是“生态福州”的集中概括。
为了持续保护和提升“生态福州”,今年以来福州市出台了《生态福州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建立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启动了对《福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的修订工作,决心用一部部“绿色法规”,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绿水青山。
城市风道:一轴十廊
最近,《生态福州总体规划》出炉,让福州拥有了一份更长远的生态规划蓝图。“生态福州”的规划范围为总规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面积约1447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约为378平方公里,发展目标概括为“生态福州,人居典范”。
福州市规划局规划研究中心负责人孙良辉介绍说,“生态福州”就是以生态理念引领福州城市发展,探索生态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在这张蓝图里,福州将以“显山露水”为主要目标,通过保护山水本体,控制山水界面,建立与城市的良好衔接,建设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山、水、城和谐共处的格局。
此外,规划专家还提出了“城市风道”概念。福州是一个盆地,三面环山,一面是闽江出海口。为改善福州市风环境、减缓热岛效应,按照通风廊道、降温节点、通风口的建设模式,将福州市规划为“一轴十廊、一门多点”的通风格局。“一轴”指闽江和乌龙江及沿江两岸100米范围,“十廊”是连接“主通风轴”向城市各方向放射的10条重要内河河道,今后城市建设尤其是沿江沿河高层建筑必须符合通风规划。这些风道将有助于福州“夏天降温、冬天除霾”。
建立生态红线管控制度
闽江河口湿地是东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每年在这里越冬和迁徙停歇的水鸟达数万只,其中濒危珍稀的黑嘴端凤头燕鸥、勺嘴鹬、黑脸琵鹭,被称为闽江河口湿地的“吉祥三宝”。不少观鸟爱好者、摄影爱好者都到过闽江河口湿地,身临其境地感受过“湿地深处群鸟腾飞”的大自然奇观。
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等自然生态资源,最近,福州市明确提出建立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矿山公园、矿产资源禁采区等区域纳入红线保护区,确保全市生态红线区域面积不低于国土面积的30%。同时建立生态红线管控监督、协调和考核机制,对生态环境损害实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
以立法呵护福州好空气
“清新空气”是福州的一块金字招牌,福州城市空气质量优良指数排名持续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为呵护良好空气,福州作出了诸多努力。
福州市环保局副局长任义文介绍说,从2010年开始,福州市引导产业“退二进三”,推动工业企业“退城入园”,近年来市区共有250多家工业企业实现异地搬迁和腾笼换鸟发展,目前城市规划区内基本不存在排放废气的工业企业。福州五城区已全面禁煤,生活燃料全部改为清洁能源,累计拆除366台燃煤锅炉。
但是,今年以来福州的雾霾天数有所增加,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有所减少。专家分析指出,福州在治理机动车尾气排放、火电厂污染物排放及建筑施工扬尘等诸多方面,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在今年初召开的福州市“两会”上,由10名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修订〈福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的议案》备受关注。
早在2002年,福州就颁布实施了《福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但它对当前以PM2.5为特征的区域性大气污染没有涉及。因此,这10名人大代表建议,相对滞后的《办法》需要尽快修订,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目前,该议案正由福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办理中,一则更为完善可行的《福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有望在不久的将来问世。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台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