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18日消息:4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发布。其中提到“重点区域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建设扎实推进”。
最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而“复苏”的不仅是环境,还有当地的文化,也由此牵扯出一个新概念——生态文化复兴。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经历了7.0级地震。地震不仅造成了人员和经济损失,更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时隔一年,这座被损毁得几乎面目全非之地,正在重建中,以生态为特色、文化为内涵、旅游为载体,重塑当初的优美景致和当地的文化特色。
这些变化与现代人对于生态的认识提升密不可分。如果说以往生态修复只是种树绿化,那么现在则在其中加入了文化的内容。
在北京市门头沟王平镇的桃花谷,山花竞相开放。结伴而来的驴友络绎不绝,可来此赏景之人,却不知几年前这里还是矿山废墟。南面山坡上在经过改造之前堆放的全是煤矸石,北面山坡上全是挖白石灰留下的坑坑洼洼。
2010年,生态人类联合会,在这里进行了生态修复体系的一系列改造,不仅对这里的水系、土壤、物种进行修复,更对这里进行了产业修复和人文修复。
这种修复并不是破坏以前的主体结构,而是根据“师法自然”的原则,顺势而为。比如依托原有水系的弯道和坑渠,挖建池塘与暗格,这样所积存的雨水就可以不被蒸发,并采用低碳节能的虹吸技术对两面山坡上的植被进行有效的灌溉;再比如,如今看起来,这里的植被覆盖与原生态植被无异,这是根据未被破坏的原生林密度比例补种植物,进行植被修复的成效。
让这里成为驴友新宠的原因不仅局限于此,更是因为这里的一切生产、生活活动都以生态为前提。山下,一座生态小屋成为驴友驿站。里面有采用了微生物降解技术的干式厕所;降解所剩余残渣残液可用作植物肥料;种植的蔬菜可供给来此的人们现摘现吃……远处桃花谷的鬼谷书院和军事拓展训练营也为整个山谷平添了人文气息……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正在接受现代市场经济考验和洗礼的中华民族,不会离别自己的精神家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可以使之变成我们内心的源泉动力,做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天人合一、和谐发展为核心。因此,回归传统,改革创新,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生态文化的复兴是生态修复的坚实支柱。
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们会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为努力推动生态文化的复兴进程作出自己的努力。
(作者张文波系生态人类联合会理事长,王本江系生态文化研究发展委员会主任)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