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香河县打造“生态富 绿化美”发展模式

2014年04月24日 09:06新华网

中国园林网4月24日消息:驱车行进香河县境内,这个幅员458平方公里的小城,满眼春绿:潮白河、北运河蜿蜒而过,碧波荡漾,两岸林木成荫,一副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秀美画卷……

4月15日,省委书记周本顺作出重要批示:“香河植树造林的决心和做法都是很好的。全省每个县市区,都应像香河那样,将植树造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为实现绿色崛起打下坚实基础。”今年以来,香河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以“建设平原森林城市、打造京津绿色走廊”为目标,开展“抓住新机遇,建设新廊坊”学习教育活动,着力打造生态绿色涵养地。截止目前,全县已造林5.5万亩,己完成春季植树680万株,林木绿化率由26%提高到35%,提前完成市下达的全年任务,形成“城镇森林怀抱、农田绿网环绕、通道绿带如锦、村庄绿树成荫”的秀美景观,使绿色生态成为对接服务北京、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要素转移的最大资本。

“香河紧邻京津,最需要承担起生态涵养地的重大任务,也就是要建设一流的北京‘后花园’。”香河县委书记王凯军说,香河地处对接京津的最前沿,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位置,必须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在服务北京中发展自己,在融入北京中寻找机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是生态环境的协同。为此,该县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建设绿色生态,推进绿色发展,用良好的生态服务北京、吸引北京。该县把造林绿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服务融入首都、促进绿色崛起的重要举措,以打造绿色发展先行区为目标,把春季造林作为今年工作的首场硬仗,创新理念、强力推进,着力破解用地、资金、技术、管护等难题。该县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原则,坚持“谁种植、谁受益”,用财政小投入撬动社会大资本,调动全社会造林积极性,巧解投资难题。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出台了《香河县2014年春季植树造林奖补办法》,以奖代补模式、返租倒包模式、股份合作模式、家庭自营模式,拿出2亿元财政奖补资金,撬动社会资金13亿元,引进专业公司、种植大户50多家,探索形成了多主体、多形式的造林投资模式,形成了“人养地、地养树、树养人”的绿化工作格局。

在植树造林过程中,破除了传统的为绿化而造林的简单观念,把植树造林提升到优环境、搭平台的高度,坚持规模、品质两手抓,不仅种出数量,而且种出品位,全面提高绿化水平。在规划上,置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把造林绿化与对接京津结合起来,与新型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与发展高端产业结合起来,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聘请专业规划公司,高标准编制全县造林绿化规划和2014年植树造林专项规划。按照增规模、增投入、增品种、增密度、增厚度的五增要求,确定了“两环、六道、四园、百村”的绿化空间布局和实施方案。同时科学选择树种,按照“适地适树”原则,综合考虑历史文化、自然条件、市场价值、成本效益等各方面因素,精选植种林木,提升绿化品质,种类达60余种,形成乔、灌、花、果搭配,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生态绿廊。

积极开展村庄庭院绿化工程,香河县按照户均10株树的标准,以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植树和公共设施绿化为重点,着力建设110个绿美村庄,村庄绿化率达到45%以上。在村内主街道推广以大树冠林荫乔木为主、林果花合理搭配、针叶阔叶相结合、配有休闲活动设施的绿色模式。在村庄周围30米范围内的所有宜林地全部栽植果花木,实现村庄绿荫掩映。在连村道路和村庄主要出入道路实施“绿色廊道”工程,围绕“一路两沟四行树”目标每侧栽植两行以上景观树。并与发展庭院经济相结合,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鼓励支持农民开展庭院绿化,整体营造庭院深深、绿树荫荫的诗情画意。

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该县坚持“盈利才能长久、增收才是硬道理”的营林育林理念,延展链条,提升绿色涵养价值。深入挖掘和延伸林业发展的价值空间,着力培育苗圃园、用材林和经济林,因地制宜开发林果、林菜、林菌、林药、林禽、林牧等林下种养业,引导发展休闲观光、林果采摘、种植体验、有氧骑行、科普夏令营等生态旅游项目,形成精品线路,打造京津度假旅游新景区。

推荐阅读:

湖北:竹山县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建成500亩生态苗圃

改造荒漠美化生态 宁夏今年将义务植树千万株

甘肃:合作市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陕西:商南县城区绿地率33% 园林生态县城初显雏形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