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修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2014年04月25日 09:45金融时报李文龙

中国园林网4月25日消息: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本次修改对环保的一些基本制度做出了规定,比如环境规划、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环境经济政策等,这是针对我国现在严峻的环境现实进行的一项重大制度建设。

业界专家指出,《环境保护法》修改后,更加适应我国现阶段的环境保护、治理污染形势,对企业的违法成本、环境公益诉讼主体做出了更为细致详尽的阐述,《环境保护法》功能的强化使得环保的法制环境以及法制框架更为完善,在对排污企业进行约束方面有了更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尽管我国经济实现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是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的代价,经济发展的环保约束越来越严重。去年以来,我国多个城市遭遇了长时间的雾霾天气,给老百姓的健康带来了隐患,治理环境污染的呼声再度高涨。在经济增长中要充分考虑到环境的承受能力,同时打破地方政府唯GDP论英雄而忽视环保的做法观念,就必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来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也是修订《环境保护法》的根本初衷。

近年来,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愈发重视。2013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环保管理,强化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倒逼机制,加大对违法企业和违规项目执法力度。环保部等部门在2012年印发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虽然我国环境保护早已进入法制化轨道,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污染持续加重,这与污染环境违法成本过低不无关系,一些超出排污指标的企业得不到约束。一些专家认为,当前环保形势非常严峻,然而在执法时以及司法判决、提起公益诉讼时却非常困难,障碍重重。因此,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企业的违法行为加大了惩罚力度,同时强化了环保部门的执法能力。

信春鹰指出,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根据公众意见,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针对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又设计了按日计罚。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李爱君认为,加大对环境违法企业的惩罚力度,既节约监管成本,又增加违法成本,因为对他们而言经济惩罚是最大的威慑。

相对于行政处罚,企业环境违法后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约束力更强。同时,一直以来许多地区对环保效果好的企业实施财政奖励和补贴,近些年这一激励作用开始弱化。要激励企业开发和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一方面要把强化法治作为治理污染的手段。另一方面还需要运用市场机制,推动环保以及节能减排。《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提出,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

在此方面许多地区早已开始试水。一些银行积极践行“绿色银行”理念,把环保要求作为企业放贷的标准之一。近些年,山东、浙江等地排污权交易的开展,被视为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目前浙江嘉兴、山东莱芜都已经挂牌成立了排污权交易中心,对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倒逼污染企业提高减排技术,而减排效果好的企业还可以把手中的排放指标通过交易中心卖出,如此企业减排就成为市场化的自觉行为。

运用市场机制推动环保在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中亦有体现,增加了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条款。对此,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表示,这一规定是新增加的措施,《环境保护法》的修改特别注重经济政策和市场手段的结合。2013年初,环保部和保监会开始推动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下一步环保部将继续会同保监会推进环境责任保险。今后的主要工作是,一是要鉴别、筛选高风险的企业,拿出相应名单;二是逐步完善风险企业环境风险评估的规范、方法、指标;三是推动地方环保部门、保监机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携手推进。推行环境保险制度,最终目的就是要有利于控制环境风险,发生环境风险损害之后,通过保险机制,合理分散环境风险,让环境得到改善,使受害人得到及时的补偿。

推荐阅读:

海南:白沙“绿色崛起” 把环境优势打造成为产业优势

联合国环境署库布其生态经济示范区揭牌

广州:北滘斥亿元建森林公园 打造山水相融的公园环境

娄勤俭:造福人民 系统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