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15日消息:花桥村位于白望公路沿线,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全村共辖8个合作社,204户、814人,耕地面积1635亩,人均有粮326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115元,以农业种植、畜牧养殖、核桃产业和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该村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生态环境十分优美。
今年以来,根据县委、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部署要求,我们以“创建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塑造新形象”为总体目标,将花桥村作为全镇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进行重点打造,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本着突出当地特色,保持原生态风貌的原则,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经过镇村两级及广大群众三个月的扎实工作,花桥村生态文明新农村示范点创建工作已初见成效。已建成休闲广场四处,景观小品两个,利用原有地势修建花园五处,绿化了周边空地,亮化了房屋,改造了庭院,修建了休闲步道,编制了竹篱笆墙,整治了河道和周边环境,拆除了危旧房屋和残墙断壁,安装了健身器材和太阳能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在整个创建过程中,一是广泛宣传动员,确保人人参与。创建活动开展以来,镇上采取多种形式,全方向、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创建生态文明新农村的意义、目的和具体要求,通过宣传引导,全村群众都能够统一思想和认识,积极、主动清理房前屋后的柴草、渣土和垃圾,利用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支持的水泥,群众备沙备料,投工投劳,硬化了村内道路和院落。
二是全力发挥镇村两级领导作用。为加强创建生态文明新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镇村两级示范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花桥村创建生态文明新农村工作实施方案》及规划设计,负责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和跟踪服务。镇村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包抓4户农户,帮助、督促各农户进行环境整治和庭院改造。村“两委”班子按照镇上的安排,认真组织全村群众备沙备料,投工投劳,依靠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支持的120吨水泥,自行硬化了村内道路1420米。
三是群众大力支持,无偿献地用于村内公共场所建设。通过宣传教育,群众思想意识明显提高,积极配合,全力支持,按照规划设计,涉及用地之处,群众都能够自愿无尝献出自留地,用于村内公共场所建设。村委会并与其农户签订了占地协议书,产权不变,建成后作为公共场所共同使用。整个建设过程中,没有征用和租用任何农户土地,也没有花费任何费用。
四是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长治久洁。通过召开两委会、征求群众意见,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成立了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实行“门前三包”和公共区域划段包干责任制。定期检查评比,张榜公示,并且深入开展“五争五评”活动。通过群众评选,村两委会审定,对评选出的争做孝敬父母好儿媳、争创勤劳致富好家庭、争做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争创环境卫生模范户、争创遵纪守法光荣户,进行张榜公示,使大家都能积极向他们学习,树立新风尚,争做新农民。目前,当地群众对党的感恩之情更加浓厚,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意识明显增强,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经形成。
推荐阅读:
(来源:康县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