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16日消息:“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昨天,免费开放近一个月的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向媒体发出求助。不仅是景区管理方,日前,也有读者致电本报热线反映类似情况。记者昨天到公园实地探访发现,公共设施受损的情况超出预期。
保护好开放式公园,不仅是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也是我们每个市民的义务。本报将在宋夹城公园内开展“护园行动”,今起向社会征集志愿者,一起来保护我们的公园吧!
随意采摘芦苇叶
大片大片的芦苇荡是宋夹城的一大亮点,吸引了不少游客观赏、合影。记者昨天在北城门附近看到,芦苇叶几乎被采光成为“秃头”,随风摇曳显得毫无生机。“端午节临近,很多人在这里采摘叶子包粽子。”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儿童广场“变身”大人乐园
在儿童游乐广场,记者看到,一位60岁左右的家长陪孩子玩起翘翘板,而另一位40岁左右的男士更是把游乐设施当成了椅子。面对工作人员的提醒,有些市民还很不服气。
“翘翘板已经进行了多次维修,可没过几天又遭到了破坏。”瘦西湖经营公司副总经理王燕告诉记者,儿童游乐设施明确说明:这是3-12岁少年游玩的区域,可很多成人可能没有注意到我们的提示,“成人的体重超出儿童好几倍,这些体育设施承受不起。”
任意采摘公园野菜
同样在公园北部区域,记者看到绿地里个别游客正弯着腰,一手拿塑料袋,一手在采挖野菜。记者上前询问了一位阿姨得知,她是利用闲暇带着小孩到公园游玩,顺便采挖一两袋野菜回家。据悉,这种现象很常见,虽然园里的安保人员会对采挖行为进行劝阻,但是由于公园面积较大,植被覆盖面广,有些地方安保人员往往顾及不到。
王燕说,“如果大家都来乱挖野菜,环境被破坏在所难免。而且若是食用撒过农药的野菜、野果,将影响到身体健康。”
将宠物偷偷带进园
“现在困扰我们的问题还有游客偷偷带宠物进园。”据工作人员介绍,公园门口的“入园须知”标明“严禁携带宠物和危险品入园”,但有些市民依然把宠物放在包里带进来。“被我们发现后,经常要与这些市民苦口婆心解释,还可能起争执。有些人表面听取,事后依旧置若罔闻。”
损坏自行车,车篓成摇篮
彩色观光自行车是公园内的亮丽风景线。近一个月过去了,虽然大部分自行车还是亮丽如新,但也有少数车辆在市民的操作中不幸“阵亡”。
“园内自行车虽然是新旧组合,但我们全部进行了出新。”王燕告诉记者,在近一个月试运行期间,一些人不听劝阻,肆意骑车,不仅影响安全,还对车辆造成了破坏。“有一天甚至有17辆自行车遭到了损坏,还有市民将自行车车篓当成孩子的摇篮。”
随意踩草坪,树间搭吊床
记者在步行道上走着,忽然看到一辆自行车越过道路,直接停在草坪上。随后,记者还发现一些人躺在草地上休息,一旁的孩子们则在草地上追逐着,草坪被踩得七零八落。在公园西部区域,一条被人踩出的光溜溜的“小路”格外显眼。
把草地变成露营地还不够,记者昨天在现场还看到,有人在两棵树之间搭起了吊床。一个小孩躺在吊床上,一旁的中年男子则不时地摇晃吊床,却没发现两棵树也被摇得直晃悠。
推荐阅读:
(来源:扬州日报) [分页]
我们身边的开放式公园
还遭遇哪些问题?
昨天,记者分几路探访了扬州几座开放式公园,发现问题还真不少。而这些开放式公园该如何管理?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蜀冈西峰生态公园
人性化设施配备少,商业网点缺乏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城北的蜀冈西峰生态公园。在丛林中几个池塘边,不少市民正在歇息、观光。沿着公园大道,许多市民正在健身散步。探访一圈下来,感觉蜀冈西峰是一个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一些正在公园休闲的市民向记者表示,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公园打造得不错,但公共设施的缺乏是“软肋”,“平时到这里玩,就只能看看花草树木、跑跑步而已,连个像样的健身器材也没有,公共设施配置太不够人性化。”不少市民建议,蜀冈西峰生态公园应增加公共设施的设置,还提议增设商业网点,“有时候我们跑步累了,连个卖水的摊点都没有,来这儿玩太不方便了。”
在现场,有位驾车的市民还提出,公园没有公共停车场,来此游玩时车辆只能停在公园环形主干道上,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古运河风光带
器材设施有损坏,卫生状况待改善
从蜀冈西峰生态公园移步古运河畔的风光带,记者看到在每隔一段的锻炼健身点聚集着不少市民。在一处不小的篮球场,记者看到几个小伙正在打篮球。随后,记者沿着古运河风光带往北走,发现不少健身器材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螺丝松动,有的器材变形不能使用,有的篮球架生锈。此外,记者发现运河风光带健身长廊内的卫生状况也有待改善,废纸、饮料瓶、垃圾袋等,都影响了周边的环境。
荷花池公园
有人躺在草坪上休息,部分设施早被破坏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荷花池公园,一进大门就发现,右侧的草坪上躺着两个人,正在睡觉。不过公园的道路还很整洁,不时有环卫工人打扫。公园内聚集了一些打牌休闲的市民,不过大家都能遵守公园秩序,把垃圾及烟头投到垃圾筒内。再往里走,记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一个垃圾筒前,记者发现垃圾筒顶部的一块木板已经被掀起,丢在了一边。
开放式公园,我们如何呵护?
市民呼吁小事考验公德意识
市民王伟表示,提升文明素质说起来简单,但把细节真正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很多人在游园踏青时都有随手扔纸屑的陋习,其实只要多走两步,纸屑就可以扔进垃圾筒。看似小事,却能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
正使用公共自行车骑行的市民孙小姐表示,“自行车采购的价格也不低,随便磕磕碰碰蛮可惜的,公共资源需要我们每个人珍惜、爱护。”
业内无奈地大人杂,开放式公园难管理
王燕表示,开放式公园面积大、进出没有限制,这些都给管理者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我们已经将保安人员由40名增加到70名,并安排民警、辅警协助工作。”但人手依旧不够,他们不可能时刻盯着。目前,对于宋夹城的各种设施,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明察与暗访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管,有损坏的做到及时维修到位。
专家建议公园需制订相关规定,管理养护很重要
市园林局风景园林处处长陆健认为,公园开放考验游客的公德意识,此外,公园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公共设施的管理,多设置温馨告示牌。为此,陆健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公共意识;其次,公园制订相关规定,对违反规定恶意破坏绿化、公共设施的要加大经济赔偿力度,严重者依法惩办;再次,学习先进经验,管理养护的精致化程度仍需要进一步提升。
据悉,我市园林部门将联合市政府法制办出台新版《扬州市公园管理办法》。
推荐阅读:
(来源:扬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