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7日消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基础上,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各项事业发展过程中,努力建设美丽内蒙古。
深入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
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执行退牧还草、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减少天然草原载畜量,实现保护草原生态和促进牧民增收双赢。加强森林保护建设和科学经营,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继续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建设我国北方最大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加大湿地保护与恢复、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大沙地沙漠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地区防沙治沙专项治理工程,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规划,不断提高治理成效。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广低碳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推动高耗能行业向绿色循环低碳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减少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推进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解决好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探索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执行生态功能区规划,科学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牧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科学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积极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研究建立相应的财税制度。探索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评价体系、目标体系、政策体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步入制度化常态化轨道。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习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曾深刻指出“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也明确提出,“要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生态状况关系全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
近年来,自治区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探索出了不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有效做法,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转变,走到了“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历史关头。今后,要继续牢固树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全面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让内蒙古的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空气更清新。
推荐阅读:
(来源: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