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长廊绿化带一角
中国园林网5月9日消息:近年来,我市结合本地实际,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景区、重点河流以及主要道路出入口的绿化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景观林带。这几天,一阵又一阵雨水的浇灌,潮安鹤陇山、饶平黄岭山又出现了新的色彩,山上刚栽种不久的小树苗更加茁壮成长,成为新一轮绿化潮州大行动蓬勃开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国家园林城市,我市历来有造林护绿、呵护生态的好传统。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将生态环境建设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据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市森林面积290.3万亩,活立木总蓄积534.0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居粤东各市第一位,达到61.94%,潮州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果可见一斑。
去年10月,市委市政府召开新一轮绿化潮州大行动工作会议,潮州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了新篇章。当月底,省委书记胡春华在粤东调研时提出“要在环保建设上动真格,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真正守住环保底线,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是为潮州未来的发展方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如何通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潮州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委市政府在思考,潮州两百六十多万群众也在思考。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了打造“粤东生态环境最佳城市”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潮州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从前几年的建设“创新宜业、生态宜游、惠民宜居的幸福名城”再到现在打造“粤东生态环境最佳城市”,潮州一直在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的道路上摸索前进。
打造“粤东生态环境最佳城市”口号的提出只是一个开始,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依靠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当前,正在全市如火如荼开展的新一轮绿化潮州大行动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武器。“以点带面,强化示范带动作用”,这是我市开展绿化潮州大行动中采取的一项切实可行措施。今年植树节,市委书记许光,市长李庆雄率先垂范,分别带队到挂钩点造林,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在市领导的示范带动下,植树造林活动在全市各地普遍开展,形成领导干部带头、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植绿、爱绿、护绿”蔚然成风,极大地调动了全民参与新一轮绿化潮州的积极性。据统计,至目前,全市61个领导挂钩造林点已经全面完成种植任务。
打造“粤东生态环境最佳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单靠新一轮绿化潮州大行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市也通过强化污染减排、加强监管等手段,加强对水、空气、土壤等生态环境要素的保护和利用,力争让潮州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按照国家、省的部署和要求,我市对污染减排工作机制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并根据全市主要污染物构成情况,成立四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全力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火电行业减排、畜禽养殖污染减排、机动车污染减排工作的开展。在污水处理厂设施建设上,潮安、饶平两地的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已经完成基础工程建设;火电行业减排方面,大唐电厂1至4号机组脱硝改造和烟气旁路挡板拆除工作已经完成;畜禽养殖污染减排方面,获得减排认定的规模化禽畜养殖场达到了27家;机动车减排工作则通过建立相应管理平台,与省相关部门实现联网,机动车环保检测率和环保标志发放率分别达到了80.79%和90.7%。同时,为从源头上监管和控制重点污染源排放,我市充分发挥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的作用,对市控重点污染源实现了24小时监控。近期,有关部门又以国控重点污染源作为监察的重点,全面规范强化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大唐电厂、潮安饶平两地污水处理厂全过程的监管,认真做好巡查记录,及时了解掌握各国控企业的污染排放情况。
正由于这些有力的措施,在上个月省政府通报的各地市2013年污染减排考核结果中,我市位列优秀等级行列。与此相印证的是,潮州人对生态环境改善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韩江水变清,城市环境更绿,几乎成了潮州人的共识。
上个月,我市又通过了《潮州市打造“粤东生态环境最佳城市”工作方案》。方案提出,要以打造“粤东生态环境最佳城市”为目标,以削减各类环境污染物排放量为主线,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环保生态城市规划,逐步推开碧水、蓝天、绿化和农村生态提升等四大民生环保工程,有效解决目前突出存在的各类环境问题,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共赢发展。
潮州生态环境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一个又一个环境保护的成果正逐步在我们的身边显现,建设“粤东生态环境最佳城市”的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
推荐阅读:
(来源:潮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