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9日消息:从20世纪中期以来,城镇化已越来越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对中国当前的结构调整、扩大内需、释放改革红利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新增投资需求6.6万亿元,能够替代10万亿元出口。但也正因为如此,容易导致一些地方在城镇化问题上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行动上的偏差。而过度开发用地带来的显性后果是,一些地方有楼无人、“睡城”初显;隐性后果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任务非常艰巨,处理不当将引发一系列生态与生存危机。现实已经说明,这种“土地追逐”的现状不改变,所赖以推进的城镇化将不可持续。
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区别在于见物不见人
诚然,推进城镇化,离不开对贯穿城镇化整个过程的资源、项目、环境、管理等物的要素的优化配置,没有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就不会有城镇化蓝图的实现。而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区别在于见物不见人。那么,人是什么?换句话说,人有什么需求?这是深刻理解“人口城镇化”思想的关键点。“人口城镇化”思想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分两步走:第一步,打造硬环境,完善“三通”、住房、就医、入学等城镇设施,满足人在物质层面的需求;第二步,建设软环境,让城市里的各个成员有自尊、有自信地生活在城镇,满足人在精神层面的需求,这是一项看不见、摸不着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城镇化”了的人看来,这也最能考验管理部门是否将察民情、体民意、解民生、了民困落实于无形之中,尽最大可能消除“城镇化病”。
“人口城镇化”需从改善人际关系入手
人的精神需求丰富多样,这就需要找到在城镇化过程中人的精神需求的某个点,从而以点带面,类推到其他的精神需求领域。一方面,马克思曾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指明了人的精神需求内含于社会关系之中,解剖社会关系有可能揭示出人的精神需求的一方面或全部。另一方面,2013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说的也是乡里乡亲的人际关系,“关系”由此成为解开人的需求的钥匙。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在“人的社会关系”方面凸显出来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人际关系的陌生与紧张、人际诚信度下降、人际信任危机,而这些问题又和传统城镇化中的城区快速扩张、城镇人口的过度膨胀、市民生存空间紧缩、公共服务滞后等密切相关。显然,在人际关系紧张的环境中,无论是新进城的人还是原城里的人,幸福指数都难有提升。所以,消除人际关系的陌生与紧张、提高人际诚信度、增强人际信任感,是“城镇人”重要的精神需求。
从新型城镇化到 “人口城镇化”,彰显了新一届中央政府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的城镇化战略新谋划。落实好这一谋划,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从改善人际间关系切入,确保有和谐的利益分配、和谐的人际互动,以局部突破实现整体带动。
第一,科学理性地推进城镇化。科学理性的核心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要拔苗助长,而要水到渠成,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积极稳妥”。按照这一要求去做,就会避免过去常发生的城镇化中的“大跃进”、一哄而起,外来人口就能实现有序流进、从容融入,流入人口与常住人口间就能真正达到水乳交融。
第二,一以贯之地坚持走“人口城镇化”之路。应该明确,不但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坚持“人口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在业已完成城镇化的地方也应坚持用“人口城镇化”的要求,来指导对所出现问题的纠正,这是当前城市治理中不应忽视的一项工作。因为包括人际关系的陌生与紧张、人际诚信度下降、人际信任危机在内的社会问题会拉高急剧扩张后的城市运行成本,亦使“城镇化病”雪上加霜,导致城镇化难以为继。
(作者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