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11日消息:6月9日,永安市森林消防队员在森林武警的指导下进行集中岗位练兵,以提高扑救森林火灾的能力。这是在拆装风力灭火机。永安市森林消防大队成立于3月13日,现有队员156人。
近日,永安市槐南镇与永安市森林巡防大队签订生态公益林管护协议。此举标志着永安市专业级森林管护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去年5月,永安市创新森林资源管护社会化机制,成立金盾森林资源管护有限公司,组建森林资源巡防大队,与林业执法队伍联动,共同管护森林资源。截至目前,金盾公司已与永林公司、永安国有林场、虎山合作林场等单位签订管护协议,涉及林地面积160万亩,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42%。
专业管护 覆盖全市
以往,永安市生态公益林推行的是“村推、村聘、村管”的护林员管护模式,但因为待遇不高等原因,导致护林员动力不足,不作为的现象很普遍,个别护林员甚至监守自盗。
2013年,永安在西洋镇开展生态公益林管护改革试点,与市森林巡防大队签订生态公益林管护协议,将全镇生态公益林纳入管护范围。
今年,永安全面推广西洋镇的做法,小陶、洪田、上坪、大湖、贡川等乡镇陆续开展公益林管护改革工作。目前,全市已完成生态公益林管护面积33.7699万亩。
森林资源管护社会化大幅降低了护林成本。永林公司原来森林管护每年需要730万元,现在委托金盾公司管护仅需630万元/年,不仅节省了成本,山场损耗的减少更是无形的增值。虎山合作林场负责人陈宁莱也有同感:“现在好了,不需要花精力看林子,可以安心放手做其他事了。费用也省了不少,原来雇人管护每年要3万元,现在还不到1万元。”
除了在“人防”下功夫之外,永安还着力在“技防”上加强布置。市里建立监控指挥中心,各乡镇设立分控中心,并在重点道路分布50个视频监控点。下一步,永安将在木材加工企业设立视频监控点,构筑一张覆盖全市的森林安全防护网。
以电代柴 减少砍伐
“建设"森林永安",核心就是少砍树。”三明市委常委、永安市委书记黄建平说,争取用10年时间减少砍伐20万亩森林,逐步实现林业发展由侧重于生产向侧重于生态的转变。
笋干是当地百姓增收的重要农产品,永安年产数千吨笋干,每年烤笋消耗的木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永安市针对群众关注的烤笋用材开展专项调研,最终决定实施电炉烘烤笋干试点。
“以电代柴如果在全市推广,每年将节约1.56万立方米的薪材。”永安市林业局副局长陈成碧说,试点成功后,将在全市推广电炉烘烤笋干技术。
此外,市政府积极引导木材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对传统的半成品加工、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耗材量大、附加值和整体效益不高的加工企业转型升级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
打击盗伐 从严查处
除了做好“防”和“导”,永安还在“打”上下功夫。2013年以来,永安连续两年把打击盗伐林木专项整治行动列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公检法改变过去取保多、不捕多、判缓刑多的现象,处罚力度明显增强,打击力度明显加大,震慑了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分子。
对涉林案件,公检法三家达成“四个从严”共识,即从严查处、从严取保、从严不捕、从严审判。2013年,市公安局采取强制措施137人,其中刑事拘留95人,刑事拘留比重为30.7%,比上年上升13.4个百分点。林检科受理提请逮捕66人次,批准逮捕人数64人次,不捕率3.03%,比上年下降7.27个百分点。市法院审判涉林案件109人次,判处实刑58人、缓刑51人,缓刑率为46.7%,同比下降37.6个百分点,特别是盗滥伐林木案件,2013年判处刑罚25人,仅6人被判处缓刑,判处缓刑率低达24%。
经过整治,永安森林资源受损数量明显减少,蚂蚁搬家式的盗伐林木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林区治安更稳定、和谐。
推荐阅读: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