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城乡因环境而美 群众因生态而富

2014年06月04日 10:15陕西日报叶林斌

中国园林网6月4日消息:近期,安康市被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确定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全国仅有16个地级行政区成为试点示范单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鹤致信肯定:“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主体功能区制度,是安康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

安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青认为:“安康市取得的成效,是加快建设‘三个陕西’和贯彻省委、省政府陕南循环发展战略的积极作用在持续发酵。”安康市市长徐启方表示:“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保护生态与富民强市有机统一起来,走出一条产业强、百姓富、保障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安康市是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呢?记者对紫阳县、石泉县进行了探访,感受到安康在“山、水、人”生态与富民工程中所展现出的巨大魅力。

山篇:山林经济、富硒产业

紫阳县红椿镇盘龙村,群山绵延,茶园叠翠。

在西北最大的茶叶加工车间,盘龙天然富硒绿茶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洪军介绍,这里拥有全国最先进的智能化清洁化生产线,形成年产800吨富硒茶的生产加工和仓储物流配套能力,生产富硒毛尖、炒青、红茶、陕青共4大类19个系列品种。

公司正在建设茶叶文化休闲园区,孙洪军说,“茶产业必须走与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路子,茶园观光、品茗谈心、民歌文化、富硒餐饮是很重要的发展元素。”

2013年,紫阳县有18万亩茶园、10万茶农,茶叶产值7个亿,综合收入11个亿。

位于蒿坪镇的紫阳县富硒食品有限公司也是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调试新的生产线。

据公司负责人冯永华讲,魔芋胶、多肽粉、即食食品、饮料等产品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还打开了欧美市场的通道。全自动生产车间投产后,公司年产值就能从2013年的近亿元上升到3个亿。

在紫阳,山林经济的业态不仅是茶叶、魔芋,厚朴种植面积达到了25万亩,是全国富硒厚朴第一县。板栗核桃、竹林耳菌以及柑橘等生态产业蓬勃发展。2013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特色经济林发展到630万亩,林业总产值65亿元、富硒食品产值130亿,增速均超过30%。

紫阳县委常委康树民说,以前由于产业规划和产业组织形式落后,产业链条多集中在种养环节,缺乏加工和市场销售型的高附加值产品,生态资源没有成为立县之业、富民之基。现在通过品牌化引领、板块化推进、园区化承载,每一座山头成为企业的绿色工厂、农民的生态银行。

水篇:亲水旅游、涉水产业

石泉县后柳镇永红村三组村民柯亚菲,2006年从广东打工回来做起镇上第一家“农家乐”。门前江水澄澈,屋后瓜果飘香,他凭直觉判断这么好的生态环境,会有人来玩儿。如他所料,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如2014年纯利润20多万,镇上已有“农家乐”62户。

后柳镇镇长吴桂英说,古镇三面环水,游水、玩水、品水项目对北方缺水城市的游客吸引力巨大。镇上正在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功能服务。她笑了笑,“当务之急还是把两个大型停车场建好,解决‘自驾游’游客车位难求的燃眉之急。”

石泉县旅游局副局长温秀顺说,石泉是在学习外地的长处中找准了本地旅游产业定位,在为企业提供精细化服务中助推了石泉旅游产业跃升。石泉县2010年、2013年相继创建了燕翔洞、中坝大峡谷两个4A级景区,并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打造云雾山鬼谷岭景区。2013年,安康市共接待游客21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5.3亿元。

安康市拥有全省59.6%的水资源,是中国最洁净的水源富集区,水电能源、现代渔业产值排在全省首位,涉水产业将会成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的饮用水和饮品制造业,继陕煤集团进入矿泉水高端开发后,引进了荣氏饮品、汇源集团等一批特色饮品企业,成为安康打造西部重要涉水产业基地的先行者。

人篇:生态移民、就业优先

在紫阳县蒿坪镇双星社区,记者见到汤牛、周玲两位年轻人,他们以前分别在苏州、广州打工,家里住在山上地质灾害区。避灾移民扶贫搬迁工程实施后,全家搬到了平坦地段的双星社区。

汤牛说:“知道我家不远处建了个电子厂,马上就回来了,想照顾老人和家庭。”周玲点头说,“只有长年奔波在外的人,才知道和父母在一起很幸福。”

他们上班的厂是韩国人投资的紫龙科技,生产三网合一网络集成器,产品全部出口。未来用工将达到750人以上,年产值将超过亿元。

“选在这里建厂,主要是看中了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人力成本比原来在深圳办厂便宜很多。”紫龙科技紫阳总负责人胡声波说。

与紫阳双星社区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同,石泉县池河镇党委书记王毅告诉记者,池河镇太阳村扶贫搬迁移民安置点对32户贫困户推行有土安置的“套餐式”扶贫,这叫“挪穷窝、改穷业、断穷根”。

丁发全搬迁以前住在小沟,土地条件很差,种地的收成仅能填饱肚子,51岁了还是孤身一人。

老丁被列入了“交钥匙工程”,不花一分钱搬进了太阳村漂亮的新居。镇上帮扶干部引导他加入了池河镇蚕桑合作社,把1万元扶贫资金作为股本投入到桑园养鸡,他每年有1千元的固定红利,每天在合作社出工后,可以借支30元生活费,年终再参与集体分红。老丁日子好过了,老丁2014年还喜结良缘告别了单身生活。

安康市扶贫局搬迁办主任王纯凯说,实施避灾扶贫搬迁以来,全市已搬迁7.5万户28.5万人。探索出一条“移民搬迁进社区、土地流转建园区、农民就地变工人”的搬迁新路,在集中安置社区发展就业主导型产业,引进了一批服装、纺纱、牙刷、钟表机芯、电子元件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近两年,全市净增劳动密集型企业480户、从业人员3.5万人,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安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青接受采访时说,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安康,做好“山、水、人”三篇大文章,实质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安康被确定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取得了成绩,重要的是努力探索了生态经济化新途径。安康近几年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增速一直高于全国、位居全省前列,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624元,高出全省121元。

郭青充满信心地讲,“我们会用好先行先试工作的重大发展机遇,实现生态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同步发展,让城乡因环境而美、让群众因生态而富。”

推荐阅读:

新疆:博乐市将建设生态湿地公园

江西:武宁建立生态产业考核机制

江西:吉安县加快林业生态建设

广州:又多了一处生态乡村游圣地

 (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