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抚仙湖北岸投资70亿元 建设万亩湿地

2014年07月14日 11:38云南日报蒋贵友

中国园林网7月14日消息:盛夏时节,澄江县抚仙湖畔机声隆隆,抚仙湖北岸万亩生态湿地建设正在紧张推进之中。

“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已经在雨季来临前建成了湿地600多亩。”澄江县抚仙湖管理局局长赵宏高说:“同时,配套实施了新环湖路8.1公里的景观提升改造和新环湖路广龙小村至水苑段北侧20米的湿地工程。”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田复耕的增多,抚仙湖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面源污染压力。据测算,抚仙湖北岸产生的面源污染负荷,占抚仙湖径流区污染总量的70%。因此,治理好北岸这片区域,对保护抚仙湖具有重大意义。2013年下半年,在大量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玉溪举全市之力,将抚仙湖北岸新环湖路以下的村庄和企业全部搬离湖岸。农田全部清退之后,用于建设万亩生态湿地公园,在抚仙湖北岸筑起一道生态屏障。万亩湿地项目实施后,将彻底截住北岸流域内10万余人的生产生活污水。

抚仙湖北岸湿地项目是一项生态建设的重要工程,项目概算投资70亿元,搬迁湖岸村庄人口1.5万人,计划用3年的时间建成万亩湿地。目前,一期湿地建设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完成投资4600万元。一期农房搬迁农户476户1515人。为了安置好这些村民,澄江县启动了农民“进城上楼”安置计划,创造性地研究制定了《项目一期农房搬迁安置补偿方案》,一是将安置房建在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黄金地段,规划新建住房共1712套,明确了人均90平方米的安置住房标准,确保“进城上楼”群众居住条件有大的改善;二是将原有房屋按照土房、砖混、钢混、框架等类型,分别确定折算面积和补偿标准,提供货币补偿、产权置换或货币补偿与产权置换相结合的方式供群众选择;三是把群众“进城上楼”后的生计作为考虑的重点,采取铺面租金与现金补助的办法解决搬迁群众失地后的长远生计问题;四是制定了一系列奖励补助政策,对考取国家教育部认可的大专以上学校的,一次性奖励1万元;对已领取云南省农业人口《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以及烈士家属,每户一次性补助5万元;对民政部门供养的五保户,每户一次性补助5000元;提供有效残疾证件的,每户一次性补助3000元。

在生态湿地建设工程不断推进的同时,澄江县还对10年前兴建的窑泥沟等30余块共计1200亩湿地进行改造,让其重新焕发生机。这些改造后的湿地将并入万亩湿地工程,成为集污水净化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公园。

推荐阅读:

陕西:洽川湿地万亩荷塘荷花开始绽放

云南:城镇化建设中湿地破碎化严重

江苏:南京已建成18个湿地公园 重点保护生态资源

河北:世界自然基金会高度评价唐山湿地保护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