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15日消息:一条不宽的河流,蜿蜒流经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河的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这条河叫鲁溪河,汇入其他河流后,最终注入西太湖。鲁溪河的护坡上,每个层次有不同的植物:最上面的是乔木,接近河面的坡上种着垂柳、灌木柳,进入水体后,是一些看上去很陌生的植物,密密麻麻地长在河里,有的还开着好看的小花。河水很清澈,缓慢地流动着。“十来天前下过一场大雨,田里的水都流到河里,水体还是比较浑浊的呢,现在变得这么清,河里的这些草是头号功臣。”宝堰镇副镇长张燕说。
这里是我省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试点地。所谓农业面源污染,就是因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施用化肥,农田中富含氮和磷的水汇集到河流湖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的出现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集中表现。据调查,近年来,我省太湖流域的河流和湖泊水体普遍出现轻度富营养化现象,其中68%是因为农业面源污染“贡献”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施卫明说,每施用100斤尿素(氮肥),只有40%被庄稼吸收,60%会流失,而最终这些富余的氮肥和磷肥都要汇集到水体中。目前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还没有特效措施,最有效的办法还是种植能够大量吸收水体中氮磷的植物。
宝堰镇用来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的,就是这类植物。“除了护坡上的树木外,水生植物的选择最重要。”负责生态拦截系统建设的总工程师王振宇介绍说,目前在宝堰镇推广的水生植物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挺水植物,就是根系在水中、主要部分在水面以上的那些植物,主要有黄菖蒲、再力花、鸢尾草等。第二类是浮水植物,有荇菜、黄花小龙等。第三类是沉水植物,主要是狐尾藻和各种长在水面下的水草。这些植物都是经过多年试验选定的,最大特点是附集水体中的氮和磷的能力特别强。
宝堰镇是农业大镇,河道淤泥中几乎没有重金属,在实施氮磷生态拦截工程前,该镇首先给河道清淤,那些富含氮磷的淤泥有的被农民拿去当有机肥,有的作堆肥原料。此外,除了在河道里种植水生植物外,工程技术人员还在田间沟渠中设置拦截坝、透水坝,减缓水流速度,并种植梭鱼草、野生水芹等极具消化吸收氮磷的植物。“经测定,经过几道防线拦截后,最终汇集到河流中的氮磷含量能减少70%-80%,效果很明显。”王振宇说。
不过,代价也是很大的。宝堰镇的这一生态拦截工程,涉及到农田面积为1.0558万亩,省财政和区镇两级财政共同投入接近2000万元,也就是说,平均每亩农田的拦截成本接近2000元,花这样大的代价究竟值得不值得呢?“很值。”丹徒区农业开发局局长王正平说,以前,这些水稻田多半是丘陵旱地,现在已被改造成高标准农田,但是,如果任由面源污染泛滥,农田以及灌溉用水的品质就会下降,损失就不是2000万元了。
为了节省面源污染治理成本,宝堰镇也尝试用水花生和水葫芦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但是,由于水花生和水葫芦生长速度极快,比如说一两个水葫芦,如果任其生长,一年之内就能变成上亿个,布满整个河道,且腐烂速度也很快,回到水体后造成二次污染,致使河道淤塞,每年清理这些水生植物和淤泥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而目前这种生态拦截,选种的水生植物大多是四季都能生长的,生长状态稳定,不会爆发性蔓延,割除也很省事。“最重要的是,这些水生植物都是多年生的,一次投入,只要适当维护,就能长期受益。因此,往小里说,这种方式治理面源污染是最可持续、效果最好,也最便宜;往大里说,就是为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作贡献了。”
推荐阅读: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