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计划投资30亿 复垦植树建湿地

2014年07月29日 10:19成都晚报

中国园林网7月29日消息:如今,“素描”成都的生态环境,有太多的词汇可以诠释。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市民,感同身受这样的变化和美丽,更是成都从未间断的努力。早在两年前,成都出台《关于加快环城生态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未来五年,成都将依托现有水系,在环城生态区建设6个湖泊、8个湿地,将湖泊河道水系面积比例由7%提升到21%,依山造景、傍河成湖、连通水系、植绿增绿、完善配套,构建绿意盎然、水韵悠长,规模宏大、独具特色的大都市生态湖泊绿地系统。

成都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如今因水而建。无论是先期建成的白鹭湾湿地、锦城湖,还是刚刚完成建设的香城湿地一期,一个个山水相映、水草相依、鸟鸣鱼游、绿道穿梭,拥有多个天然美景的生态湿地,以灵动之美呈现在市民眼前,就像画布上永不褪色的那抹绿,装点着成都这座城市,并让所有成都市民的生活与生态环保紧密相连。

项目建设:

环城生态区今年计划总投资30亿元

按照《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的解释,成都市环城生态区即是沿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各500米范围,以及周边7大楔形地块内的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所构成的控制区,总用地规模为187.15平方公里,包括生态用地、生态用地内配套服务设施用地和开发建设用地。根据规划,环城生态区内将构建“六湖八湿地”的生态湖泊水系。6个大型湖泊包括安靖湖、北湖、锦城湖、江安湖、金沙湖和青龙湖;8片集中湿地包括安靖湿地、北湖湿地、龙潭湿地、青龙湿地、三圣湿地、锦城湿地、江安湿地和金沙湿地。环城生态区内还有一个囊括快速交通、环城路、轨道交通、放射骨架道路的综合交通系统,同时还拥有一个超过300公里的慢行绿道网络,将环城生态区内的绿道体系与市域绿道系统连接,形成内外衔接、全域一体的慢行绿道网络。

据了解,今年环城生态区内湿地建设、复垦植树等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据悉,环城生态区内今年将大力推进湿地建设,其中新都区香城湿地一期1080亩已初步建成,现正在着手湿地的二期建设工作;龙泉驿区花田湿地已于5月开工建设,完成部分秧苗、向日葵、牧草及野花种植;高新区中和片区生态湿地已进场施工。

专家解析:

环城生态区净化空气、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实施环城生态区建设对改善空气质量有何积极意义?此前市环境科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周来东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六湖八湿地”可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大片绿地、水面对空气的污染物有吸附和净化作用,对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起到有利作用。

周来东介绍,因城市中的工业生产与市民生活会排放热量,加上城市水泥路面反射太阳光,致使城市上空的空气温度过高,形成热岛效应,这对城市空气污染有很大影响。周来东认为,如果扩大城市里的绿地跟水面,会减少太阳光反射,从而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此外,湿地和湖泊水面的表面温度比较低,与其他区域形成温度差造成局部气候出现,这样能够促进城市的空气流动,空气流动顺畅,空气中的污染物扩散也快。最后,绿地里的植物本身对空气污染物也有吸附跟净化作用,“绿地面积的增多在吸附空气颗粒物与净化空气方面能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他称,直接表现就是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起到一定作用。

市民感受:

水清草绿的自然环境让人流连忘返

背着相机、拿着本子在香城湿地里转悠的周仕千,正在为自己的学位论文做准备。“我的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正是研究成都环城生态区的景观美学价值,因此我对成都环城生态区的建设尤其关注。”周仕千认为成都这座城市因水而生,应利用好已有的充沛水资源,直接影响到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可以说,六湖八湿地的建设让成都本来就非常优越的自然环境得到了新的升华。环城生态区具有多重功能和效益,环城生态区的建设是一项扎扎实实的民生工程。”水清草绿的香城湿地让早上就抵达这里的周仕千直到下午都不愿意离去。“湖心岛和木栈道我很喜欢,不难看出,设计师依托原有农田、林地、水体等自然资源进行了巧妙的规划设计,保留了较多的原乡风貌,通过大量种植具有经济效益的观赏性水生作物来达到净水、美化和添彩的多重作用。”

相比刚刚建成的香城湿地一期,锦城湖已经建成开放了一段时间。傍晚,当记者来到这里时,停车场停满了车。走进锦城湖,路边灯光和远处的环球中心映在湖面上,构成一幅恬静而又绚丽的图画。湖边道路上,明亮的路灯下散步的市民很多,从事民航业的张奇琦和张译戈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平时工作的环境相对封闭,所以下班以后更希望有一个空气清新的地方放松心情。”张译戈告诉记者,她的家距离锦城湖并不近,但是锦城湖优美的环境让她愿意开车到这里散散步。“工作的缘由去过欧洲,非常喜欢那里的自然环境。不过现在成都也在努力做好城市的环境打造,能够生活在注重人居环境的成都,也让我感到骄傲,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像‘锦城湖’这样的公园。”张奇琦说。成都晚报记者黄尚斐摄影报道

推荐阅读:

上海:将建立“生态红线管理制度”

山东:生态红线制度 新划定渤海海域73个红线区

我国探索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追责制

中国将开展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来源:成都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