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陕南发展韬略:绿色经济撬动区域循环发展

2014年07月03日 10:0621CN股票王开成

中国园林网7月3日消息:陕南,地处陕西南部,川、陕、鄂、渝四省交接部,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属北亚热带气候,地域总面积27101平方公里;辖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级市,共28个县(市、区);人口约为938万,约占陕西省人口四分之一。

陕南,既无关中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过硬的产业基础,所拥有的山水禀赋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也无法与陕北得以“跨越发展”的煤油气等资源禀赋相提并论,同时还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限制。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陆海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启动,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陕南如何抢抓先机、打破“瓶颈”、实现循环发展,富民强市?陕西省人民政府在陕南汉中市召开了第八次陕南循环发展工作座谈会,陕西省长娄勤俭发表了重要讲话,为陕南发展指明了方向。

绿色经济:撬动陕南循环发展的着力点

绿色经济,首先体现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上,“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是陕西省委省政府为陕南循环发展确立的环保工作战略。

近年来,陕南三市在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先后出台了促进循环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绿色经济悄然深入到陕南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目前,陕南步入了较快的发展通道,汉中盆地、月河川道、商丹谷地三大产业聚集区为核心的工业园区初具规模,产值已达800亿元,占工业比重年均提升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年均增加100户以上,中航集团、比亚迪和省内的陕西延长石油、陕西有色、陕煤集团等大型企业相继在陕南建厂。

娄勤俭强调,陕南必须发挥优势,乘势而为,以循环发展理念提升工业化水平,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将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来挖掘,加快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打造陕南集约数字绿色宜居新型城镇。

——以生态宜居为目标。

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持续雾霾天气,引起中央高度重视和全社会关注,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陕南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重打好青山绿水这张牌,把生态宜居作为建设各级各类城镇的目标,使陕南成为人人向往的品质生活之地。

目前,陕南三市部分地区在建设水生态城市、优美乡镇、园林城市等方面,标新立异,为生态锦上添花,城镇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千城一面,目前全国城镇化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陕南虽然城镇化相对滞后,但注重研究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点,保持保护原有的一些建筑形态和文化符号,挖掘文化元素,科学地利用自然环境,与新的城镇建设融为一体,形成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城镇。

重点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和避灾移民搬迁中,注重保留和传承优秀的文化元素,将保护历史风貌与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中把历史和地域文化符号传承了下去。

——强化基层服务职能。

基层政府不断适应城镇化的变革,按照为民便民利民的原则和城镇公共服务的需要调整优化机构与资源配置,加强队伍建设,增强环卫、道路维修、市容管理、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力量,推广“一厅式”便民服务,提升了公共服务能力。

娄勤俭要求,陕南以策划项目为切入,发挥政策优势;以创新投入方式为突破,强化财力支撑;以继续改善交通为重点,提升保障能力;创新工作,为富民强县兴陕南殚精竭虑

——以策划项目为切入,发挥政策优势。

目前陕南的发展,已形成利好叠加的政策优势。省级层面有陕南循环发展意见和避灾移民搬迁、汉江治理等重大工程;国家层面有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正在制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和正在研究争取的川陕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等。

能否充分利用这些政策优势,关键是要在谋划项目上做到三个转变。一是要从只看重单个项目向系统性谋划转变,形成一批相互衔接、相互支撑、成龙配套的项目;二是要从局部视觉向全局视野转变,谋划一些对实现国家规划目标有举足轻重作用的项目;三是要从被动地服从相关规划向主动地“以我为主”谋划项目转变。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支持,更有利于陕南发展。

——以创新投入方式为突破,强化财力支撑。

除转移支付资金外,省上对陕南的资金投入还有6亿元的专项支持资金,以及科技、中小企业、农业等部门的资金,力度相当大。

通过将投入变为投资的方式,尽可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省级有关部门提出了一些思路,可以积极探索。一是把针对项目撒胡椒面式的支持,变为对有迫切需要的企业的支持,待企业经营好转后再收回重新滚动使用;二是考虑用部分专项资金建立融资平台,通过银行贷款方式放大资金规模,使陕南发展拥有更多资金;三是通过发行陕南中小企业集合债、设立陕南发展基金等方式,建立市县产融合作信用体系,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

——以继续改善交通为重点,提升保障能力。

加快高速公路、高铁等大通道建设,抓好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积极构筑迅捷的交通网络。做好各级公路的养护工作,确保道路畅通。

“一县一业”:陕南富民强县的高速路

绿色经济,加速发展关键是绿色产业。“一县一产业”,是改善发展环境和强化产业基础,才能加快富民强县步伐,才能为整个绿色经济的腾飞创造条件。

据了解,近几年来,陕西省政府每年给每县安排1000万元,支持“一县一产业”更快发展,部分县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陕西省长娄勤俭强调,“一县一产业”,这是陕南的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和产业培育规律决定的;“一县一产业”,要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资源禀赋,进一步明确各地的产业定位,宜果则果,宜茶则茶,宜旅游则旅游,宜物流则物流。

娄勤俭说,发展“一县一产业”要在做好产品的同时,要主动接受周边经济圈的辐射。陕南连接关天、成渝和江汉经济区,很多县都被相关经济圈所囊括或辐射,三个市交界的一些县在产业发展上也有许多共性和互补之处。

据了解,陕南的茶叶、中药材、生态旅游、饮食等产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但大多数特色还不够鲜明、产品还不够精致、品牌还不够响亮。尤其是汉中仙毫、红香米、富硒茶、谢村黄酒、商洛豆腐干、秦岭中草药等产品,能否像“苏州阳澄湖大闸蟹”、“重庆涪陵榨菜”一样全国知名?有待于当地在做大做精做特上下功夫,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经济园区:优势产业聚集发展的高地

园区经济,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束奇葩,县域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增长点。陕南如何充分发挥园区经济作用,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陕西省长娄勤俭强调,经济园区决不能搞一哄而上、遍地开花、到处上工业项目,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按照“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思路,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往复流程,尽可能做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据了解,陕南有20个县被列入限制开发区域,有13个县区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被列入禁止开发区域,汉丹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加之陕南建设空间有限,只有建经济园区,工业集中布局、循环发展,才能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

据介绍,陕南园区共享平台和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基础设施,废气、余热、废水循环使用等设施建设力度有待于加大;尾矿、废渣和共生、伴生资源没有得到综合利用,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也就不足,能耗、物耗、水耗存在不少问题。目前,还没有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无污染、零排放。

陕南,绿色陕南,生态陕南,富裕陕南,正以生动的实践向世人宣告,“陕南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正在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经济循环发展道路。” (记者 王开成)


推荐阅读:

福建:农村植满树 永安村全力打造绿色经济

福建:农村植满树 永安村全力打造绿色经济

“小苗木”打造“绿色经济”新名片

陕西:灞桥打造新的绿色经济增长极

(来源:21CN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