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金融对接“五水共治” 浙江再筹600亿治水

2014年08月14日 11:31中国环保在线

以生态金融对接“五水共治” 浙江再筹600亿治水

中国园林网8月14日消息:浙江是闻名全国的江南水乡,钱塘江流域是该省八大水系之一。但去年杭州频发的自来水异味事件多次敲响了污水治理的警钟。2014年,浙江大地吹响了“五水共治”集结号,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治水攻坚战。

给“五水共治”点个赞
  
  浙江因水得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浙江之源。地处东部沿海,浙江的经济发展了,可水环境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曾经的江南水乡如今不得不面对尴尬的现实:多地市民相继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乍看似笑谈,细思之下,是公众对污水横流的痛心,对清清河水的留恋,对全面治水的期盼。
  
  为了扭转“江南水乡为水愁”的局面,浙江自2014年起在全省推行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下决心让群众喝上放心水,让“可游泳的河”不再难觅。
  
  五水共治,好比五个手指,治污水是大拇指,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是其他四指,分工有别,和而不同,捏起来就是一个拳头。治污水的大拇指最粗,百姓观感最直接,也最能带动全局,最能见效。治好污水,百姓必会竖起大拇指。为此,省委省政府特地绘出了浙江“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路线路——三年(2014-2016)要解决突出问题,明显见效;五年(2014-2018年)要基本解决问题,全面改观;七年(2014-2020年)要基本不出问题,实现质变。
  
  浙江省委省政府强调,治水就是抓民生,治水就是回应群众呼声,各地要将“五水共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落实。浙江省提出的目标是到2014年底消灭垃圾河,有效改善臭河、黑河水质,经过未来几年持之以恒的努力,让“可游泳的河”不再难觅,逐步在全省形成可用、可赏、可游、可饮的水养人居环境,再现江南水乡美丽景色。
  
  再投巨资只为一汪清水
  
  日前,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公开表示,浙江省级生态环保投入从2008年的36.78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68.2亿元,年均增长13.14%。而在未来7年,全省将再筹600亿元用于治水。
  
  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广兵介绍说,浙江生态财政政策体系将重点支持4项主要工作。“五水共治”的政策和资金保障被列在首位。为支持“五水共治”,省级财政未来7年将筹措600亿元用于治水,同时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引导,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2014年,浙江省级财政预算安排90.6亿元,支持黑河、臭河、垃圾河治理,推进防洪防涝、城乡供水和污水防治等重点工程建设。
  
  同时,为支持生态林建设让“山更绿”,省财政建立了分类补偿与分档补助相结合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据介绍,2013年,省级公益林的补偿标准提高到25元/亩,超过国家15元/亩的补偿标准。自2004年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以来,浙江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省级以上公益林补偿资金54.5亿元。
  
  此外,为支持环境整治让“地更净”,省财政安排预算资金支持实施“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开展农房改造示范村建设和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净化城乡生产生活环境,推进“美丽浙江”建设。
  
  在工业转型升级方面,浙江省设立创新强省专项基金和创新强省产业基金,引导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其中,安排工业和信息化相关财政资金13.5亿元,支持传统产业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42个产业集群示范区试点建设,推动相关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据王广兵介绍,浙江还创新开展了生态环保专项补助试点,2006年起,每年安排资金扶持钱塘江源头地区10个县(市、区)。在此基础上,还对全省八大水系源头地区45个市(县)实施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
  
  以“生态金融”对接“五水共治”
  
  目前,为进一步引导和推动浙江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助推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浙江银监局近日研究出台《关于深化“五水共治”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导浙江银行业落实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功能,大胆探索、积极创新、主动对接,为美丽浙江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金融保障,并以此为契机优化信贷结构,加快银行业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以“生态金融”对接“五水共治”的转型发展新路子。
  
  《意见》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找准切入点,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二是深化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完善和推广排污权质押、供水收费权质押等担保方式创新产品,探索开展“三权”抵押贷款支持农村污水治理积极稳妥开展并购贷款业务,支持重污染高耗能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施转型升级;三是完善制度管理,落实保障措施。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科学制定“五水共治”金融服务发展规划;四是加强风险防控,严格落实政策要求。合理设定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切实加强贷后管理。
  
  2014年以来,全省银行业通过项目贷款、银团贷款、融资租赁、表外融资等多种方式积极满足“五水共治”融资需求,并提供债券承销、资金监管、客户推介等综合化金融服务。仅今年前4个月,已累计支持“五水共治”项目1401个,金额1143亿元。
  
  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同样,“五水共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政策与资金共同助力,我们要的那一汪碧水或能重获新生。 

推荐阅读:

甘肃:临泽筑牢生态安全绿色屏障

西藏:严守生态“红线” 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制度建设层面

上半年甘肃林业生态与产业建设实现“双增”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