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变观念 打响湿地“保卫战”

2014年08月19日 11:37新华网徐兴堂 程露 张正富 李建平

中国园林网8月19日消息:在湿地栽树种庄稼以前被认为是“开发”,如今则是“破坏”。一词之差凸显出人们在保护湿地问题上观念和态度的转变。

黑龙江省伊春市新青区拥有保存完好的大面积泥炭沼泽湿地,是白头鹤在中国最重要的繁殖栖息地。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想把这片湿地改造成万亩良田,但由于某些自然条件的限制,最终以失败告终。

“我们感到很庆幸。如果当初成功了,就没有现在这么一大块湿地了,这里也不是白头鹤的故乡了。围垦等行为,过去可能叫开发利用,现在叫破坏。这就是观念的转变。”新青白头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刘宝财说。

记者日前在湿地大省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大庆、伊春、鸡西、佳木斯等多个城市采访发现,虽然湿地遭到破坏的情况仍偶有发生,但当地各界对湿地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并为之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湿地缩减的趋势正在得到遏制。

这种变化来之不易。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淡水安全的生态保障,对降解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为了发展经济、解决吃饭问题,很多湿地曾一度被“改造”成耕地和林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鼓励农业开垦,老百姓认为湿地是没有用的东西,就把水从湿地排出去变成农田。改造后的农田不仅粮食产量很低,而且改变了湿地的原始状态和功能。

“现在看起来很愚蠢,但当时形势所迫,不这样做,人养活不了,就业解决不了。”伊春市美溪林业局副局长卓雷说。

随着林木资源减少,国家限制森林采伐,不少林场职工“放下斧头锯,奔向黑土地”,在湿地上“因地制宜”,致使当地水源涵养能力大幅下降,植被破坏严重,一有大雨,经常导致洪灾。

“过去人们对湿地的概念没有森林清晰,没把湿地放在重要位置上。而湿地的重要性不亚于森林,甚至更重要。”伊春市美溪区资源林政局副局长王家鹏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地曾进行湿地“改造”,在上面种落叶松等树种,没想到风一大就把树刮倒了。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对林业发展效果有限,却毁坏了大量湿地。

根据国家林业局今年初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在2013年前的十年,中国湿地面积减少了8.82%。为此,一场湿地“保卫战”已经打响。黑龙江大小兴安岭不仅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而且当地很多城市还进行了生态移民,将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干扰降低到最低。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也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各级地方政府努力申请湿地保护区。目前中国已有577个自然保护区、468个湿地公园。一些地方还把湿地保护纳入了党政领导的政绩考核。

黑龙江对湿地保护的观念转变不仅体现在生产活动上,生活上也是如此。在美溪湿地到处都能听到林蛙的叫声,每年秋季,它们从陆地奔向河流。曾有不法分子在河流两岸用塑料膜围成一个帐篷,对林蛙进行灭绝性屠杀,用作菜肴或药物,对湿地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现在,这种在过去常被当作佳肴和药物的动物可以安心地生长了。“随着政府打击力度加大,以及湿地保护观念的转变,过去认为合理的捕杀,现在几乎看不到了。”卓雷说。

当然,湿地保护意味着很多以前靠湿地“吃饭”的人生活变得困难,尤其对于那些经济发展曾严重依赖林业的地方来说,商业性采伐禁止后,曾引来当地一些老百姓的“怨言”,认为湿地保护影响了他们的生计,如今政府也在努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即便如此,保护湿地的民意基础还是在稳步增加。一方面,越来越多去过“大城市”的当地人“受不了雾霾”,由此意识到了生态环境的宝贵;同时,湿地保护也能够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科学有限地开发湿地旅游业正在成为多个城市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推荐阅读:

深圳“超级城市”计划侵占湿地 威胁候鸟生存

内蒙古:南海湿地景区违章建筑频现

江西:投资百万建设鄱阳湖湿地公园3D影院

我国湿地保护遭遇“量”“质”双重挑战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