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道法正在拓荒种树 通讯员 刘俊哲 摄
中国园林网8月20日消息:44年前,他放弃下山的机会,毅然留在深山义务植树造林。44年后,昔日裸露的山体及湖畔已经被茂密的树林遮掩,岁月染绿了大山,却染白了他的头发。行走于丹江湖畔,满眼青山绿树。62岁的胡道法忍不住弯下腰,掬一捧清水入口,水质甘甜,清凉润喉。“大山为伴,以林为友,造林我乐意,护林我开心。”胡道法这样总结他的生活,他的身后,一库清水即将北流京津。
8月18日5时30分,丹江湖畔,水面腾起了迷迷蒙蒙的烟雾,树林披上了轻薄柔软的纱衣。62岁的护林员胡道法早早起了床。洗漱后,下碗面条,拌点酸菜,简单填了几口,就出了门,开始了新一天的征程。
胡道法是渠首的一个传奇。他的一生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缩影。少年移民,青年造林,老年护林,变化的是岁月和日益成型的工程,不变的是那颗爱山护水的赤子之心。从1959年至1978年,是淅川的第一次移民潮。胡道法就是那次移民潮中的一员。生于1952年的胡道法小时的记忆就是在不断的移民路上奔波。
1970年,胡道法刚初中毕业,就进了大队林场造林,从此与树木结缘。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根本没有卖树苗的,胡道法就自己进山找树苗,找到树苗就视若珍宝般小心翼翼地挖出来,移栽到荒山上,就是这样一棵棵树苗找来,一棵棵树苗种上,黄连树、杨树、柏树,一棵棵、一片片参天大树就这样在他的悉心呵护下成长起来。在长年累月的植树造林过程中,胡道法硬是用他的双脚踩出了一条12里的进山造林路,在他身后,50多亩荒地,1500多亩荒山披上了绿装。
三分栽种,七分管护。为了确保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胡道法主动投身到护绿的行列。一年四季,他都在林区巡逻,白天看烟,晚上看火,终日工作,不知疲倦。
2000年,胡道法自己承包几座荒山植树造林。凭着对多年造林经验的总结,脑子灵活的他迅速探索出了一条“循环造林”的路子。长年在林区巡视、寻苗的过程中,只有初中文化的他通过对天然林的树种分布、繁密程度等的观察,总结出了树木种植的“潜规则”。他通过对多种林木的林间循环种植,模仿天然林的自然生长状况,种出的人工林树种丰富、间距合适、成活率领先,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领导体谅胡道法种树的艰辛,几次劝他“退休”回家含饴弄孙,他都不答应。领导拗不过他,最后折中一下,让他去做马蹬镇山南片儿的护林队长,想给他减轻负担。但胡道法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能让俺亲手种的树给大火毁了!”胡道法身体上的负担减轻了,精神上却更紧张了。每一天,你都可以看见他骑着老年车,在路上奔波着。“天气干旱,禁烧麦秸儿!放火烧山,违法坐监!”挂在老年车上的高音喇叭播放着他不倦的责任……
数十年来,胡道法管护的3000余亩林地,从未发生大的火灾,厚厚的一摞荣誉证书无声地诉说着他的辛劳。2013年,他再次被评为“林业先进人物”……2008年中秋节的前一天晚上,为了预防村民祭祖引发山林火灾,胡道法坚持巡山。由于天色已晚,山路崎岖,胡道法连人带车摔进了十几米深的山沟中。“我当时摔晕了,醒来用手一摸,全身上下都是血。还好,没伤到致命处,捡回了一条命。”谈起那次遇险,胡道法现在仍心有余悸。由于腰脊爆裂性骨折,胡道法在医院抢救了13天才脱离生命危险。
平日里认真负责,关键时刻他更是身先士卒。2009年的一天,胡道法在瞭望哨上发现远处的山坡上在冒烟。他急忙打电话通知其他护林员,又抱起自家一床被子,浸了水开上摩托车,直奔火区。火终于扑灭了,胡道法的左手上却留下了一道永久的疤痕。
“大山为伴,以林为友……”丹江湖畔,胡道法这样总结他的生活,他的身后,一库清水即将北流京津。
推荐阅读:
(来源:南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