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化建设方向开始从绿化转折

2014年08月20日 10:23中国园林网胡金

中国园林网8月20日消息:最近几天,杭州下着蒙蒙细雨,没错,就是江南的雨,浓密无妨。不知西湖的荷花是否已然凋谢,春时抬头透过樱花看蓝天,留下的是樱花的绚烂、天空的宁静和眼眸的明朗。美好的事情,总会在心里来回的流淌,铭记下来,就像歌词“渴望在天空一角做记号,那里蓝色最好”。

大自然总是容易让人心情明快,还有那暖春时光的风中轻柔的柳枝,寒冬季节的树上滑落的雪花……中学时代,在从学校开往家中的汽车上看到一排梅花,心被点缀了下,恰到好处,久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枯燥乏味的生活中,见到那么点真实的色彩几多安慰。

多年的城市化发展,城市绿化建设却没有精神文化支撑、生态保障,人该都觉得疲惫空洞了吧。我国城市化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得到大力提倡和发展,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便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城市美化建设方向开始从绿化转折,从快速的量提高转而发展为精致的质提升,是各方所需,必然之路。前一段时间喧闹的市政、房地产绿化工程得到有效控制,生态修复、古建保护、园林绿化慢慢开始占据人们视线。

生态修复

市政工程的缩减,房地产的低迷,园林绿化公司元气大伤。最近消息,7家园林上市公司资金告急,负债总和超170亿元。但是来自深圳的铁汉生态则是生态修复类业务的代表企业,对于公司业务不仅不担忧反倒显得很自信。公司在生态修复和园林绿化两个领域施工的优势能使公司更加有效地抵御经济周期带来的经营风险。对于未来,铁汉生态认为生态环境建设行业的市场容量巨大,表示公司会积极开拓生态环保市场。

在历经大规模建造,跟风投入后,各地人工造景热潮愈演愈烈,远多于自然人文景观。在造林绿化的过程中,生态也相应受到破坏,大量的古树大树移植移栽破坏当地生态平衡、品种引进带来的外来物种侵袭等。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各地修复、保护措施被提上日程,相关工作也越来越多。

古建保护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深厚博大,作为承载文化的文物极具规模。但是由于技术、意识等原因,我们已经破坏了太多的古物,如世界第一具湿尸辛追夫人的遗体及其墓中的莲藕汤都受到不可逆的严重破坏,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已经失去的我们只能怀念,对于还未曾受到破坏的或者破坏较轻的,我们就还有能力有责任修缮保护。前不久,凤凰古城被淹已经敲响了古城保护的警钟,大运河申遗成功后的社会反响也提示着我们古建保护的重要性。

作为集建筑、审美、文化于一身的园林更应如此,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1997年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植物配置是古典园林构成的要素之一,它的功能一是造景,保护好世界遗产古典园林的植物特征,是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园林绿化

城市绿化是城市化建设的一样不容忽视的工程,其中也有不少面子工程和不少低质量工程,有些地方甚至7、8年前规划的绿化建设至今没有实施。对于这些大规模建造却又无法保证质量的工程,已受到社会多方的关注,各地园林绿化局也开始紧抓这方面问题,开始重视城市绿化的品质,绿化给城市带来的影响。

之后的绿化不再是单单的绿化,园林绿化开始重视设计,其中设计包括与城市文化、社会价值取向、生态环保、景观意境等元素相融合。绿化趋向于低成本、多样性、群落性和生态性,功能性树种、彩化树种将会受到重视,还有开始受关注并有效推广的立体绿化等。

推荐阅读:

天津:分享城镇化中生态修复经验

山西:原平生态修复 全力打造三水环城景观

生态修复要预防建设性破坏 

云南:生态修复滇池湖滨带 犹如呵护滇池“肌肤”

 (来源: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