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21日消息:18日,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巡视员程良带队的专家组来绵,实地考察评估我市申报创建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准备工作。专家组对我市申报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同时,就如何发挥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造福百姓提出了指导意见。
城市中心稀缺的生态资源
专家组首先来到三江库区,实地考察包括中脊岛在内的湿地资源。在小枧湿地公园,专家组结合规划图详细了解公园建设进度。在随后的座谈会上,专家组详细听取了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情况汇报。
“绵阳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最大的特点,就是位于城市中心,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程良一语点出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优势所在。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田昆教授指出,在城市经济发展的时代,诸如湿地之类的生态资源日益紧缺。因此,通过建设湿地公园,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等方面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据悉,拟建的四川绵阳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涉及我市游仙区和涪城区,地理位置北起涪江二桥,南至三江大坝,西起安昌河洞天闸坝,东至小枧湿地,主要包括三江湖、涪江干流东方红大桥至涪江二桥段、安昌河洞天闸坝至入江口段、芙蓉溪部分区域和小枧湿地,规划总面积842.22公顷。
“规划的湿地公园总面积中,湿地面积764.51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90.8%。”据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大面积湿地组成公园主体,也是对生态资源的最好保护。
生态建设融入更多科技元素
“建设湿地公园,将在生态资源保护、发展生态旅游和科普教育宣传方面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专家组指出,我市申报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很有必要且符合条件。
省林业厅副厅长降初建议,在关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同时,也要发挥其重要的教育宣传作用。再配合绵阳科技城的城市特色,可以利用电子书、微信等传播平台,将湿地公园的生物资源普及给市民。让全民参与湿地公园建设,才能起到长效保护的作用。
6月12日,省林业厅主持召开《四川绵阳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评审会。来自国内的专家一致认为,三江湖是典型的复合型湿地,水环境质量优良,越冬水鸟种类丰富。建设国家湿地公园对城市湿地保护与恢复,优化人居环境,促进湿地宣传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功能分区细化
培育更多生态产品
“根据规划,湿地公园建设内容包括湿地保护、湿地恢复、科普宣教等九大工程。”据介绍,拟建的湿地公园共划分为5个功能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科普宣教区、管理服务区。
其中,湿地保育区主要包括三江湖、安昌河、芙蓉溪水体和中脊岛,全区面积637.42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80.68%。该区是拟建湿地公园的主体和景观载体,是湿地公园的生态基质。建设重点是对硬质堤岸采取必要的恢复措施,改善湿地岸线,为湿地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环境。在此基础上,开展必要的科研监测活动。
目前,正在修建的小枧生态湿地公园位于拟建国家湿地公园的合理利用区。小枧生态湿地公园的建立,将完善城市周边生态系统。伴随着我市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申报建设有序推进,一个集湿地保护保育、湿地文化展示和休闲科研宣教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将为市民带来更多“生态产品”。
推荐阅读:
(来源:绵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