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被容器苗:标准化生产难敌苗农低成本生产模式

2014年08月28日 09:58中国园林网柏斌

中国园林网8月28日消息:近日,中国园林网特约记者从“中苗会•论道云贵”2014园林企业家峰会上了解到,由于公司标准化生产的地被容器苗成本高,尽管质量上乘,但在目前市场上却因缺乏价格优势而难敌低成本模式生产的苗农,因此许多苗木大佬纷纷表示减少或放弃地被容器苗培植。

泽栋农业董事长章仲纲告诉中国园林网特约记者,由于地被容器苗利润可观,苗农盲目跟风扩大生产,导致苗木价格急速下跌。“5年前,高度30厘米左右的金边黄杨按照0.12元的市场价销售,由于苗农土地、劳动力都是自己的,投入成本低,所以依然有微利,而同规格金边黄杨依我们的生产模式成本就高于0.2元,因此根本竞争不过苗农。”章仲纲说。

云益园林董事长裴小军告诉中国园林网特约记者,地被容器苗生产周期短、利润低,市场波动大,苗农采用低成本的市场模式除了成本低外,还能够随机应变迎合市场需求,而大企业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按流程走,因此除了成本高外,时间上就耗不起,无法及时应对市场的波动。同样规格的红叶石楠,苗农的土地、人工等费用不计入成本,每株大约在0.2元左右,而大企业的各种成本累计则在0.8元左右。“除独有或新品种外,大企业生产小苗的结果都是必死无疑。我们原来每年培植的几百万株地被容器苗因为成本太高,几乎无利可图,早在5年前就停止了生产,我所认识的大企业也几乎没有生产地被容器苗的。”裴小军直言不讳的说道。

合生维景园林总经理刘朝辉的说法和裴小军如出一撤,他说:“大企业生产小苗必须是技术密集型的,不然和苗农竞争是不会有胜算的。”

章仲纲告诉中国园林网特约记者,由于经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园林施工单位也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不注重苗木品质只注重价格便宜。因此苗农选择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和缩小杯子规格来提高亩产量的生产模式。“苗农这种生产模式,最高一亩地可出10万株地被容器苗,而且生产成本较低。由于在价格上缺乏优势,这使得不少标准化生产企业不得不舍弃一些地被容器苗的生产。”章仲纲说道。

(来源: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