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绿色包围的曼播村民小组。
中国园林网9月1日消息:“大山团团小山间,一股清水绕山边。清水绕山滋润土,润土打造绿青山。”在勐海县勐阿镇曼迈村委会曼播村民小组,随处可以听到这样的山歌小调。过去垃圾乱倒、脏水乱排、杂物乱堆的现象,如今在曼播已经看不到了。看到的是面貌焕然一新的村庄,宽阔整洁的村内道路,竞相斗艳的五树六花,果树林中傣家小楼做点缀,满目葱翠,瓜果飘香,好一幅田园诗画般的傣乡农村景色。
近年来,勐阿镇以“创建生态勐阿、打造绿色家园”和“生态立镇”为发展目标,把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作为推动勐阿镇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努力把勐阿镇建设成为更加生态、更加文明、更加美丽的乡镇。2014年6月,国家环保部授予勐阿镇“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为引导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勐阿镇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环保宣传,除了充分利用电视、横幅、宣传栏等媒介,广泛宣传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目的、意义和做法外,还把环保知识编成山歌进行宣传,在镇里时时可以听到“说起这方唱那方,勐阿创建生态乡,人民携手抓环保,幸福日子万年长”的歌声。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山歌十分受群众的欢迎,山歌宣传创建活动使生态文明理念得到广泛传播。同时,勐阿镇还开展对全镇领导干部的环保知识培训、对污染企业负责人及其职工的环保教育,开展以“创建生态村、生态乡镇”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一年一度的“3·12”植树节和“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组织全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和全民植树活动,动员全社会珍惜环境和维护生态。
进入勐阿镇,映入眼帘的是笔直干净的道路,一排排印度紫檀耸立在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中,每几十米一个的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街道两旁一幢幢富有民族特色的小楼房比邻而立。每村每户门前都摆放着一个自制的垃圾桶,按照“门前三包、集中倾倒、统一清运、无公害处理”的形式,每周定期由村里的老年协会负责环保工作和垃圾清运。按照《勐阿镇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各单位和各村坚持每周开展一次集中整治活动,对公共场所、单位和农户房前屋后积存的垃圾、卫生死角进行全方位清理。通过长时间的整治,“脏、乱、差”现象得到改观,镇村卫生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如何解决生活污水及垃圾治理问题,是新农村建设和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重要内容,为此,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多种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清运管理方案并认真实施。各村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地形条件,采用在低洼地等建立人工湿地的方法处理生活污水。采取建立人工湿地的形式对勐阿镇建成区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家家户户的污水流进污水管道后,分三个出口排放,汇集到人工湿地和氧化塘中集中处理。经过生物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不仅变得清澈透亮,还可用于村庄绿化和农田灌溉。目前,建成区80%的生活污水进入排污沟引入氧化沟、氧化塘及人工湿地进行处理。通过在个别村进行沼气建设示范推广,使农民群众彻底告别了过去“做饭烟薰火燎,粪坑臭气冲天,污水到处横流,蚊蝇恼人乱飞”的落后现象。沼气池改变了农村人畜粪便随意排放的状况,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勐阿镇曾经因河砂盗采严重,部分河床受到破坏性的开采,产生了一系列防洪隐患。2012年,该镇成立河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治工作方案,联合整治河道违法采砂行为,采取村民自治管理的办法,由各村委会自行制定管理方案,分河段进行管理,成功实现全镇河道全部停采的目标,有效遏制了违法采砂势头,严厉打击了违法采砂行为,河道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同时,认真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结合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林业经济,努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和生态农业、生态茶园建设,涌现出一批生态示范村。无公害蔬菜、石斛、竹子、杉松、甘蔗套种马铃薯、养猪养鸡等林下种植养殖也初见成效。
文化如春雨,润人细无声。勐阿镇除了环境面貌日新月异外,文化惠民工程也遍地开花。一名村干部对记者说,村里自打有了文化活动阵地后,经常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邻里矛盾少了,赌博没有了,文化为全村带来了活力。在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过程中,勐阿镇不断改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条件,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举行了以环保、绿色生态为主题的“芦笙情”对歌会、“民族文化展演”及“民族服饰展演”等系列活动,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
推荐阅读:
(来源:云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