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泽合作社引进百种观赏草 前景广阔将成观赏植物新宠

2014年09月11日 10:17中国园林网柏斌

合作社目前主推的观赏草品种—紫叶狼尾草

观赏草花镜

中国园林网9月11日消息:近日,中国园林网特约记者从上海松泽花卉园艺专业合作社了解到,该合作社自2000年开始引种收集国内外观赏草品种以来,截至目前已从国内各地和美国、日本、澳洲及新西兰等国家引进收集观赏草品种100余种,其中推广应用的60余个品种的观赏草年生产量达50多万丛(2000万芽),成为中部最大的观赏草生产企业。

据了解,成立于2005年的该合作社专业生产配送新优地被植物、宿根花卉、彩叶花灌木、观赏草和水生植物等花卉园艺产品和花境设计、施工、技术指导。早在2000年就开始从国内外引进观赏草进行驯化、开发和生产、销售,其中从美国引进的细叶芒是首个从国外引进的观赏草品种。截至目前已从国内外引进收集100余种观赏草品种并通过多年的驯化、筛选从中筛选出60余种叶型、株形、整齐度、色泽等表现优良的品种在上海松江、福建漳州和河南南阳各建设了150余亩和210亩的生产基地进行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和销售,其中柳叶画眉草、细叶芒、花叶芒、常绿蒲苇、紫叶狼尾草、红羽绒狼尾草、大叶苔草、矮蒲苇、晨光芒、紫叶象草、东方狼尾草、小兔子狼尾草、蓝滨麦等品种均已达万丛以上。“上海对城市整体绿化的要求很高,因此观赏草及新优地被植物在上海及(长三角)的应用市场潜力巨大,而河南人力土地资源丰富、成本较低、地理位置优越,可辐射整个中西部地区,福建拥有良好的气候环境,经济较发达,对于新的植物材料及运用方式接受度很高,因此我们在这三个地方建设了总面积达500亩生产基地,目前各种观赏草的年生产总量达50万丛(2千万芽)以上,其中细叶芒和矮蒲苇的年生产总量分别达10万丛和5万丛。各种观赏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合作社社长金盛告诉记者。[分页]

合作社目前主推的观赏草品种—蓝滨麦

合作社目前主推的观赏草品种—矮蒲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合作社生产销售的观赏草种类繁多,其中芦竹高大挺拔,株高可达3米,而蓝羊茅则短小刚硬,叶长仅为6厘米。叶色除自然界的主导色—绿色外,还有自然古朴的黄色、尊贵壮观的金色、浪漫多情的红色、高贵典雅的蓝色甚至奇特的黑色,一些珍贵的观赏草品种的叶片还有浅色条纹、斑点等,尤为珍贵的是玉带草的叶子上带两条白边,更独特的叶子与鸭蹼极其相似的 “鸭蹼”系列,叶片为螺旋状的“翘螺旋”等以其叶形新奇而吸引消费者,花序则有的飘逸洒脱、美丽俊俏,有的高大朴实壮观,有着雕塑般的凝重美。金盛说:“草类植物虽然不像观花植物具有美丽鲜艳的花朵,但其变幻无穷的花序也能产生出独特的美感。即使在寒冬,许多干枯的观赏草叶片在变色后仍不凋落,或刚强屹立。因此种植观赏草无论是株形、叶色、叶形、花序都能够极大地丰富了景观色彩。”

据金盛介绍:作为新型景观材料的观赏草之所以越来越流行的原因除了养护成本低外,适应性广,环境耐受力好也是重要原因。许多观赏草一年仅需要一次简单的修剪,养护中很少或根本不需要水或养料, 既可在肥水条件优越的沃土中生长,也能在贫瘠干旱的土壤中种植定有的品种甚至在废弃的矿地和建筑渣土上种植亦能产生很好的覆盖和观赏效果,而且凭借极强的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等能力,建植后可持续生长多年,在管理养护中无需频繁灌溉和施肥,大多数情况下靠自然降水就可健康、快速生长,且几乎不用施用药剂,因此比其它需要专门养护的景观花卉、地被等更具优势,是美丽又廉价的观赏植物。“观赏草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和澳大利亚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园林景观设计和道路绿化中。而目前我国对观赏草的研究、认识和应用很少,只有上海等少数几个城市的公司和个别科研机构开始培育观赏草,种类和品种都极为有限,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园艺师们开始关注这一朝阳产业。随着对观赏草需求的不断上升和在国家提倡大力发展生态园林的良好背景下,我相信观赏草在我国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观赏草会成为我国观赏植物的新宠。”金盛告诉记者。[分页]

观赏草花境-春景

金盛指出:在众多的观赏植物中,一直以来人们将注意力放在养护要求较高的花卉和草坪等传统的地被植物上,但随着人们回归自然意识的增强,越来越认识到观赏草是一个很有观赏价值的类群,因为它自然而优雅、朴实而刚强,是同归自然的最好象征,其独特的观赏特性和生物学特性而在园林中的运用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将观赏草融入到园林景观中是创造优美生态空间过程中“师法自然”的一种必须趋势。“当前我们应大力开展观赏草的研究,加快其引种驯化、品种选育以及繁殖速度研究,以满足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等多方面对观赏草等各种观赏材料的迫切需求。”金盛说。

推荐阅读:

观赏草及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观赏草红绿草首次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园里成景

大连:发现12种野生观赏草 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来源: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