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正在通过埋在树根旁的管道为树木排水
对树根旁埋设管道、给树木抽水的方式,有专家直言“从未见过” 朱殿平摄
5日上午,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树根旁边的坑洞里仍有积水 朱殿平摄
中国园林网9月11日消息:在新移植不久的大树根部,埋着一根白色的塑料管,每逢大雨过后,工人都要用塑料管为大树人工排水。近日,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水西门广场上的这一怪象引起广泛热议。有市民质疑,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树根下方为水泥地、无法排水。不过秦淮区住建局否认了这一说法,称因为该片区域地下水位较高,为防止新移植的香樟树出现水泡烂根的情况,才出此方法。
怪象:树根旁埋塑料管人工“抽水”
9月2日,在南京一本地论坛上有网友发帖称,在已基本完工的水西门广场上,有工作人员通过埋在地里的塑料管为大树排水。该网友与附近绿化工作人员交谈得知,树根下之所以有这么多水,是因为树根下方是水泥地,没有渗水功能,水都积在树根下。若长时间浸泡,树根就会烂,从而导致树木死亡。
公开资料显示,南京水西门广场被凤台路分成东西两块区域。上述网友反映的情况主要出现在凤台路以西的西水关遗址附近。该处遗址由南京市政府投资1300万元,为配合秦淮风光带建设而兴建。5日上午,记者在水西门西广场看到,在草坪和灌木丛中确实埋设有近30根白色塑料管,这些管道都埋在树木的根部附近,管道之间并不相通,而是像吸管一样斜插进土壤中,有的树周围甚至有两三根。附近的环卫工人证实,每次大雨过后,都会有人通过管道向外抽水。当问及具体原因时,一位环卫工人称“因为下面是实的,水排不掉”。
有网友指出,如此栽树是典型的形象工程,规划的不科学可能直接导致树木无法成活。“现在的绿化工程单位都是包栽包活,一年后才能拿到钱,如果树死了工程款就拿不到了。一年以后工程队走了,这树下的水谁来抽呢?”
专家:用管道抽水方式给植物排水“从未见过”
自2000年6月开始实行的《江苏省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技术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要求,种植高大乔木的土层厚度至少要达到1米以上。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系教授汤庚国介绍,除了土层厚度外,土壤的PH值、有机质、石砾粒径和含量都会直接影响树木的成活率,像水西门广场这样直接用管道抽水来给植物根部排水的方式汤庚国直言“从未见过”。
此外,种植绿化树木应当尽量采用土壤疏松,具有良好的通气透水性,肥力较高的熟土。如果实在没有熟土也应该对生土进行改良。《规定》中对土壤各种属性的改良方法也作出了明确要求,“种植地属岩层、砼、坚土、重粘土等不透气或排水不良、不透气的废基,应打碎或钻穿,并尽可能清除换土”。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指出,如果底下确实为水泥地,水无法下渗,靠人工来抽水非常滑稽,“这样还能有什么成活率”?
回应:并非水泥地上栽树 保证两年存活
为何大树旁多出了这些白色水管?树根下方是否为水泥地?对此,南京市秦淮区住建局副局长蔡鹏程表示,水西门广场上新移植的树种是香樟树,比较怕水湿,加之目前根系尚未长好,水涝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因此他们采用了人工排水的方法。“但下面肯定没有混凝土、水泥地,这些常识我们还是有的。”
秦淮区住建局西水关内外秦淮河沟通项目现场负责人吕纯秀进一步解释道,该工程青奥前刚刚完成,包括了景观改造,河道船闸建设还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等,包括树木栽种在内的景观工程是最后一步。虽然工程2014年年初才开工,但这些大树所处的船闸北面地块从2009年开始就一直在施工建设,“因为改造施工过程需要挖机吊机等大型机械参与,因此这附近的土质被大型机械压得很板。”
吕纯秀介绍,绿化工作开始后,他们回填了一米左右的黄土,并于5月份栽种上了香樟树等。但因为南京今年雨水频繁,加上黄土下方的土质确实比较板结,地下水位较高,给排水造成了一定压力。“因为香樟树比较怕水,施工单位每天有人负责观察植物的情况,发现船闸北面的树根处排水不畅。”根据养护方案,他们一方面以人工抽水的方式把根部积水排掉,另一方面通过管道给树根透气、防止烂根,同时通过给树木输“生根液”,促进根部生长。“等到汛期过后,地下水位降低、降雨减少,树木根系长好以后,就不需要再人工排水了。”
那么,为何在种植当初没有将地下已经板结的土进行处理或更换呢?吕纯秀解释,因为广场和道路现场的限制,当时广场的地坪已经做好,无法再把板结的土层翻开,即使翻开也只能翻20-30公分,所以采用了直接回填黄土的方式。她表示,根据合同,大型树木若在施工两年内死掉,要由管养公司进行赔偿,所以在施工时,都会尽力保证树木成活。
推荐阅读: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