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16日消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活”的遗产,日益成为大众关注和保护的焦点。多年来,郎溪县的文化遗产工作者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使全县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继2013年该县建平土墩墓、鸦山古道被列为第七批国家级文保单位之后,今年7月,该县梅渚镇傩舞(跳五猖)又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该县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实现了国家级别保护的零突破。
该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种类繁多,由此形成了十分独特的地域文化。在长远的历史年代中,郎溪大地上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通过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全县共发现114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建平土墩墓群、鸦山古道已列入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工作受到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重视;侯村祠堂、有裴堂等五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布我县各乡镇,交相辉映;县巷碑廊等十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担负着展示郎溪县地域文化的重要职能。
2013年,该县启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经过近半年的艰辛工作,查明全县国有单位共有可移动文物1102件,目前正在进行紧张的登记录入工作。
推荐阅读:
(来源:宣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