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18日消息:我国57座人口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集中了1.66亿人,占全国城镇人口的27%。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与小城镇,集聚了全部城镇人口的51%。其中县级单元聚集了全国新增城镇人口的54.3%,是城镇化的重要层级,而这也是此次将大部分试点定在县、市的重要原因。
多部委联合下文要求地方上报新型城镇化试点言犹在耳,相关的工作座谈会就已经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6日在北京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会议明确确定了省、市、县、镇不同层级、东中西不同区域共62个地方开展试点,并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李克强也在会上强调,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要以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为切入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昨日对记者表示,试点主要是为了把新型城镇化规划落到实处。应该说根据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到的五点来考虑,通过试点将有些经验推广出去。
以人为本成核心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中已经确定省、市、县、镇不同层级、东中西不同区域共62个地方开展试点,并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而在国家层面,16日座谈会上四个层级中的发言代表分别是安徽省及云南红河州、福建晋江市、山东桓台县马桥镇。
根据要求,所有试点都要以改革为统领,按照中央统筹规划、地方为主、综合推进、重点突破的要求,紧紧围绕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等重点积极探索和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形成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
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立勋对记者称,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影响长远,而不是着眼于短期经济增长。“不光是经济增长,也包括结构的优化。经济收入的分配,包括社会、生态的发展,空间的协调等等,这是一个非常系统、全方位的转型升级过程。”
“所以关键在于围绕人的城镇化。这其中,有哪些文章可做是62个试点必须探索的经验。比如总理在座谈会上讲到的户口怎么落?市民化成本怎么分摊?资金怎么募集?社保怎么办?这一系列问题都要找到符合各地实际的解决办法,所以未来一段时间,我们会看到很多新的做法涌现,并且相互竞争。”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研究人士对记者说。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黎友焕对记者表示,相对传统而言,新型城镇化的“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地为本;第二、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而不是由政府大包大揽;第三、重视软件而不是硬件建设;第四、以工业化为推动力而不是炒作土地导致经济泡沫化;第五、以人口城镇化为重点而不是中心城区的高楼大厦集聚;第六、以传承文化解乡愁为导向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国外。”
珠三角两大难题待解
本次敲定的62个试点有多少归属广东省?昨日广东省住建厅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并未透露具体细节。不过,黎友焕对记者表示,此前广东省发改委和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就组织制订了《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年)》,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广东省很可能在全省范围选择2个地级市、5个县(县级市、区)、10个建制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并将联合组建广东省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院,作为广东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智库机构。
记者翻阅此份规划看到,广东提出的整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3%左右,努力实现不少于600万本省和700万外省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外来务工人员落户城镇”。
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立勋对记者称,他重点关注的问题是珠三角转型升级和再创新高峰的问题。“因为珠三角在城镇化上已经走在全国最前列,接下来应该引领中国城镇化的新高度。目前珠三角面临的瓶颈是传统模式难以维继,必须转型升级,要有这样的功能。其次就是农民的市民化问题,珠三角有两个大的难题,一是如何解决城中村农民的市民化。这部分农民早已在城中,部分人靠收租为生。这种土地和物业租赁的经济形态是不可持续的,他们未来该怎样转型?另一个则是外来务工者如何城镇化,这种跨省的转移涉及到的问题比就地转移更多。”
推荐阅读: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