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铜山植树造林创生态 绿色经济创未来

2014年09月04日 08:52新华日报刘昭君 尚庆迎 魏朝星

徐州国家高新区一角

张伯英艺术馆内守拙亭

拔剑泉

铜山城区全景

中国园林网9月4日消息:彭祖开国,孔子观洪,秦皇求鼎,楚韵汉风……五千年历史,铸就了文脉悠长、大气雄浑的铜山;

百川如带,河湖妖娆,群峰竞秀,万木峥嵘……钟灵毓秀,赋予了铜山包容并蓄、兼具南秀北雄的秉性。

穿越历史的风烟,作为“淮北领头羊”、“苏北第一区”的徐州市铜山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用碧水蓝天抒写民生情怀,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的“铜山样本”。继通过“省级生态区”命名后,如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正迈开雄健的步伐,奋力向“国家级生态区”目标冲刺。一幅色彩浓烈的美丽画卷,正在淮海大地上徐徐展开……

A.顶层设计为生态“留白”

铜山,曾以“煤炭丰富、铁业发达”而著称,是江苏省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是上世纪90年代铜山乡镇工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痛定思痛,铜山树立“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执政理念,向人民承诺:多还旧账,不欠新账,能治理的就治理,不能治理的就关停,再也不能让一个企业污染一片蓝天!

为此,铜山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累计关闭“五小”企业300余家,并根据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在全区确定14个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总面积达478.6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23.9%。同时采用分类考核,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用顶层设计坚决斩断破坏资源环境粗放发展的模式,为生态预留出更加广阔的空间。

近3年全区用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年均增幅达50.3%,2012年环保投入占GDP比重达3.73%。目前,全区19个镇(场)中,柳新、三堡、汉王等10个镇通过国家级生态镇命名,其它9个镇通过省级生态镇命名并已申报国家级生态镇。

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大大提升了百姓幸福指数。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铜山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95.8%。

B.“生态工程”造碧水蓝天

微山湖碧波荡漾,渔帆点点;吕梁山连绵逶迤,郁郁葱葱;黄河故道风景如画,百里飘香……

俯瞰徐州,铜山犹如一条绿色的丝带,将古城紧紧环绕。作为徐州生态腹地,铜山正在用绿化工程、清水工程、蓝天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等全力打造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灵家园。

深入实施“二次进军荒山”计划,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0.47%;推进城镇绿化系统和城镇布局相结合,新增城镇绿地243.6公顷,城市森林覆盖率超过40%,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4平方米。

坚持控源、截污在先,治污、修河、调水、开源多措并举,建成苏北首个区级环境监控平台,镇级污水处理厂、医疗单位污水处理厂实现全覆盖。

开展钢铁行业综合整治、电力行业脱硫脱硝升级改造等专项行动,去年全区空气良好以上天数超过300天。

实施塌陷地、宕口生态修复工程,使10万亩煤矿塌陷地变成生态田园。

推进监管体制创新,发起建立了苏、鲁、皖跨界环保执法联动机制,与相邻地区签订联动执法协议,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共同防控企业污染。

一座城市,一处山川,往往因水而秀,因水而美。铜山投资6000多万元大力实施生态补水工程,通过南水北调通道将长江水引入城市河道,清水微波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筑起水韵悠然的城市风貌。

铜山人的浪漫城市之梦,正在成为现实。

C.浓墨重彩绘田园风情

坐落在云龙湖西面的汉王镇丁塘村,绿树中白墙掩映,碧波中鹅鸭畅游,既有苏北山村特色,又具江南水乡韵味;位于吕梁山腹地的倪园村,文化深厚,石径通幽,鸟鸣深树,宁静安然;地处苏皖交界的潘楼村,清水蜿蜒,家家枕河,屋树倒映,游鱼可见……

这是铜山自2009年以来连续6年实施“清洁城乡,美化家园”活动结出的累累硕果。

为实现农民“过上城里人一样生活”的愿景,铜山区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当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头戏”。列入财政预算,纳入年终考核,在苏北率先建立起“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环卫保洁体系,全区所有镇建起垃圾中转站,并做到户有垃圾桶或垃圾袋,组有保洁员,村有垃圾房或拉臂箱,镇有垃圾运输车,镇镇建起垃圾中转站,并建立了“一人一月一元钱、农村垃圾全扫完”(即区财政按农村人口每人每月一元的标准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农村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

铜山还把环境保洁与道路建设、园林绿化、建筑整治等结合起来,实现城乡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畅达。同时,靠规划引领,注重凸显地方特色,避免了“千村一面”,形成千姿百态的乡村田园风貌。

如今,放眼铜山乡村,既有田园风光型,又有山水生态型,既有红色文化传承型,又有历史文化保护型,山水风物巧打扮,浓妆淡抹总相宜。

D.科技创新助绿色崛起

生态文明建设倒逼铜山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从老工业基地到“中国安全谷”的跨越。
铜山以国家高新区、利国循环经济产业园、张集维维产业园和三堡物流园“一区三园”为主战场,推进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对钢铁、装备制造、食品等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同时借助“蓝火计划”、“5+1”科技创新联盟和淮海科技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矿山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了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工业经济外,铜山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服务业方兴未艾,都市生态休闲型农业异军突起,先后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称号。

气同吸,水同饮,铜山引导公民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践行绿色、低碳、简约的生活方式,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生态文化渗透城市建筑、公民行为等方方面面。

“彭祖故里、养生之源、创新新城、绿色铜山”。一个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人更好的生态文明新铜山,正向我们一步步走来……

推荐阅读:

十堰:四方山生态公园建乡土特色树种园 年底完工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

辽宁:沈阳道路绿化施行调整 发挥园林植物生态功能

湖北:武汉四环线将建七大色块生态林带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