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白洋淀启动“湿地修复试点” 更多美景待归

2014年09月04日 10:57燕赵都市报 张继航

中国园林网9月4日消息:7月,阳光灿烂,绿树成荫,声名在外的“华北明珠”白洋淀又吸引来大批观光客。听闻“非景区、村落少”的水域更为清澈,7月13日,本报记者从白洋淀的烧车淀坐船一路南行,途经淀上大小村落,一路向南寻找那片纯净水域。据安新县白洋淀湿地保护管理处介绍,为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白洋淀今年已开启“白洋淀湿地修复试点”模式,在安新镇南刘庄、西李庄、桥北村三地进行试点,试点的主要项目为水生植物培育,如野生慈菇、睡莲等。试点成功后,将在白洋淀湿地区全面推广。

【湿地外围区】村民们的吃水井越打越深

白洋淀素有“华北明珠”之称,其中85%的水域在安新县境内,各景区集中在烧车淀。当天,燕都记者最先到了烧车淀上的一个岛村——泥李庄村。

已有85岁高龄的朱四清,是淀上泥李庄村的村民。她告诉记者:“小时候我们都喝淀里的水,但现在都喝不得了,水被污染了,都得喝井水。”朱四清坐在门口的石阶上回忆着儿时的生活。她说,以前村民都靠打渔为生,孩子们也都会游泳,后来村里淀上的地都承包出去开发景点,水质就越来越差,孩子们也渐渐地不再去淀里游泳了。

此外,朱四清还告诉记者,如今淀上的芦苇不好卖,种的人也越来越少。现在芦苇的质量也大不如前,“原来的芦苇都3米多高,最细的都有小手指那么粗,现在好多都烧火用了。”

随后,燕都记者来到了泥李庄村村委会,据村支部书记李宝来介绍,村子的500余户百姓都用的是井里的水。村子里的第一口井有100多米深,但一口井供不上全村的百姓吃水,后来就又打了两口深井,井深有300多米。

村民受传统生活方式影响 环保意识淡薄

燕都记者了解到,白洋淀淀区有39个纯水区村,生活着近10万人。但很多淀区村民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环保意识淡薄,直接就把生活垃圾扔到水里。燕都记者在淀区看到,一位40多岁的妇女拎着一个红色的垃圾袋走到水边,把垃圾袋扔到了水里,转身扬长而去。

“很多人都是这么处理垃圾,管也管不住。”燕都记者所乘船只的划船人刘师傅说道。他说,其实有规定垃圾不能扔到淀里,管理部门也树过很多牌子,但收效甚微,有的人家甚至把厕所的污水直排到了淀里。

“村里得癌症的,还有得心脑血管病的人越来越多,70岁以上的老人却越来越少,大家认为和水质不好有关。”刘师傅说道。

【湿地核心区】水上“荷花香、鸟儿多”

“白洋淀大部分的核心湿地都在淀南头,从烧车淀划船过去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平时都没人去那里玩,但那儿的风景才是最美的。”划船的刘师傅告诉燕都记者。听刘师傅这么一说,燕都记者更加急切的想到那里看一看。

当小船划过寨南村时,燕都记者忍不住询问为何见不到成片的荷花。“别急,继续向南划,看不见村子的时候,就能看见成片的荷花,还有成群的野鸭。”刘师傅用力摆起船桨,向南划去。

“丫头快看,快看。”当船划出寨南村20多分钟的时候,刘师傅吆喝到,“这里的荷花开得最好了,采上几个大莲蓬吃吃,嘴里甜甜的。”燕都记者随着刘师傅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片片荷叶如脸盆口一般大,一片挨着一片连成了“碧叶荷塘”。朵朵荷花开在荷叶之间,在阳光的映射下格外娇艳。

燕都记者在荷塘上方看到,不时有成群的鸟儿飞过,它们用细长的嘴巴扎入荷塘,敏捷地抓捕水中的鱼儿。荷塘周边的水域面积约200亩,水质干净清澈,放眼望去没有一艘游艇经过。“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在这片原生态的荷塘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边不是景区,村子少,水质比较好。”刘师傅说道。 

立夏不打鸟、不捕鸭 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一路上,燕都记者看到不少鸟群在水面上一掠而过,几只野鸭也在淀中悠然地游来游去,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美不胜收。

刘师傅说,淀上有规定要对鸟群进行保护,淀上的人也早已把这种自然景观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都会自觉地进行维护。

“我儿子现在30多了,从小就知道淀上有‘立夏不打鸟’的规矩,他夏天去淀上游泳从来都没带过弹弓,因为淀上的鸟在这个时候都怀着小崽儿,打不得。”刘师傅笑着说道。

刘师傅称,近几年淀上查的紧,连野鸭子都抓不得了,春秋两季的时候卖野生动物,是要被惩罚的。

从淀上打渔回来的小陈告诉燕都记者,淀子太大了,外来人也特别多,打猎的都是傍晚出来,但大家看见了都会上去劝说,“这些小东西早已经是我们淀区的一分子了。”

大部分水域被承包野生鱼减少了

在南边的淀区里,燕都记者隔个200米就能看见用大网围起的栅栏,“这里面都是养鱼、养河蟹的,想钓鱼的可以到里面去钓。”刘师傅指着旁边近300亩大的人工养殖水产区说,淀上大部分的水域都承包出去了,有的养鱼、有的搞科研,还有的开景点。

刘师傅说,以前的白洋淀有很多野生鱼,渔民撒下网去,都会有不小的收获。但现在淀里的野生鱼越来越少了,而且白洋淀的人都不吃本地鱼,宁可吃鱼塘里的养殖鱼。

刘师傅说:“现在的野生鱼吃着有股柴油味儿,不像我们小时候吃的,个儿大,肉还特别鲜美,再加上水里的杂草一起炖,啧啧,那味道,怕是我这辈子都吃不到喽。”

刘师傅比划着告诉燕都记者,他小时候的鱼大部分都有上百斤,而现在的野生鱼,有个几百斤都能称得上是“鱼王”了。

【湿地管理处】今年开启“湿地修复试点”模式

白洋淀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于2002年11月,分为四个核心区:烧车淀核心区、大麦淀核心区、藻乍淀核心区、小白洋淀核心区,核心区总面积9740公顷。2004年,安新县成立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科研工作。

7月14日,燕都记者从安新县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处获悉,在湿地保护方面,设置了专门的巡逻站点,针对鸟类迁徙地进行跟踪式保护,并于今年全面开启“湿地修复试点”模式,前期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调研,目前在安新镇南刘庄、西李庄、桥北村三地进行试点,试点的主要项目为水生植物培育,如野生慈菇、睡莲等。此外,该处工作人员还称,初步试点实验成功后,将会逐步推向整个白洋淀湿地区。

此外,据安新县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处的张姓工作人员介绍,白洋淀湿地保护区尚未制定地方性的管理条例,对于在湿地保护区内设置捕鸟网、违法开采湿地的行为,该处也不具备相应的执法权。

【相关链接】

福州为湿地保护“量身定制”法规

在福州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鸟儿成群结队在这里嬉戏,这里已成为东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每年在该湿地越冬的水鸟有2万只,包括有“神话之鸟”之称的黑嘴端凤头燕鸥,去年还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这得益于福州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保护,才避免让湿地遭受破坏。

据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杨渭平介绍,在没有立法保护前,当地村民在湿地上围垦养殖,工业污水排入,前些年还时常发生村民撒网捕鸟现象,还有一部分人破坏红树林擅自围地养殖,经常要派人巡查。

推荐阅读:

山东:济宁市4处市级湿地公园总规通过专家评审

四川:北湖熊猫湿地占地千亩拟10月开建

内蒙古:额尔古纳着力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新疆为玛纳斯湿地立法明言

(来源:燕赵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