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亲水的设计颇得好评
中国园林网9月4日消息:“亲水空间”是一个时髦的话题,在今日中国诸多城市的大兴土木都与此有关。振兴“水岸”的呼吁联系着两种常见的图画:一种是干净,形象鲜明的开放空间,城市“靓了”(黄浦江畔的外滩?),还有一种是隐形的“黄金水岸”,大量的投资提高了水滨的价值,环绕城市水体的土地“贵了”,从此凭水而居成了奢侈的事情(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江景”“湖景”楼盘)。水岸不再是汽笛声回荡的港口,它变成了一个使人眼界大开的露天影院,一个迪士尼式的游戏场。
我从小在长江边长大,对于河流是绝不陌生的,童年记忆中也不乏晚饭后漫步到江边船坞上的经历。可是,自小他们就教育我,这样的水滨可以远观,但并不能随便“亲近”。事实上,“江边”是父母禁止我独自靠近的地方,因为风浪中不知有多少无知的儿童失足送了性命……
对于那些做实际事情的城市建设者而言,“亲水”意味着与使用者安全性的显著不同:首先不说水中溺亡的可能性—在北京的街头喷泉中,就曾经发生过孩子淹死在仅仅10厘米深的水池里的悲剧,就算人们可以真的和水“亲近”,对于水的卫生程度如今有了不一样的要求,对于不适合直接接触的水质,设计师需要想方设法让这种“亲近”适可而止,小型的水景则需要一系列的机械装置保证它的循环净化—越是看上去“亲近”的水景往往对安全性的依赖越大,以至于有的建筑师将建筑附属的自然水体改造成貌似纯天然,实则全机械的人工水池,然后又要煞费苦心控制它的外表,有时候需要它风起浪涌,有时候又要想办法造成波平如镜的假象—以便可以得到建筑清晰的倒影。[分页]
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使得整体位于地面以下的剧院免遭不虞之灾,剧院前面,看上去简单的水池其实是个类似造船设计那样的工程学杰作,水面下藏有暗格的水池冬天不至于结冰,万一漏水的时候,也不会发生“一泻如注”的情况。
水的“安全”不仅是面向个体使用者的也是针对城市的—人们对于真正的“自然”尚不能得心应手。如此费劲儿去在人的生活中引入半真半假的自然,耗费能源、心力改变人和水的关系,最终,还要有合适的富于意义的解释—“文化”就是这么讽刺地成为“自然”的前提的。
典型的水景往往带有文化深处的隐喻,而舶来的“景观建筑”中这些隐喻多半都是西方的神话。罗马人曾经在他们的广场(Piazza Navona)里灌水,模拟地中海上的海战,乍看起来,这种癖好完全是因为地理条件的差别,因为中国城市的发展样板都是亚洲大陆深处的,只见黄土漫天,和两江汇流或是碧海银沙的水边城市扯不上关系。
但是果真如此吗?中国城市的记忆中其实并不匮乏“水”的记忆,水,是前现代的城市所不能回避的问题。梁从诫,梁思成先生的长子,在世的时候曾经回忆过北京丰沛的湿地和河流,在我小的时候,“井”或是取水的水塘也依然是小城每个社区生活的中心。深邃的水底蛰伏着这个文化的诸神:“青鸟衔葡萄,飞上金井栏”,“水”标定了唐诗里的十字路口,深闺里怨女和画船中书生的幻想世界。宋徽宗时代,全城人民引以为乐的“金明池夺标”在灰黄的绢幅上迄今依稀可辨,苏州的水巷、徽州的月塘有时仍在大银幕中惊鸿一现。
可是,纵然周润发扮演的李慕白们还在水面上空作“凌波微步”,这些水域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亲水空间”,达不到“亲”的高大上要求。除非证明绝对安全,中国人好像不那么喜欢“开放空间”,对于钱塘江潮头“弄潮儿”所体现的水边“野趣”有着某种本能的恐惧(抗拒)—这最终还是有关文化。但此处的“文化”并不是一个掏空的话题,首先,对水的驾驭既是工程师的任务也是政治-社会管理的挑战,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公共水域,比如唐代长安里的曲江,虽然是个游宴乐赏的好去处,并不是真正的公共空间,不是公共空间意味着很多事情,最主要的一点,谁能为这片茫茫大水的安全“负责”—或者,“买单”?像欧洲殖民时代的探险者一样,能够自由参与到开发“自然”中的人们最终激发了和水嬉戏的热情,养成了“乐水”的生活方式,即使意味着一定的风险,对于那些习惯于独自出海远航的水手而言,城市中的小池塘实在是算不了什么了。
传统中国的旅行者,相反,给我们留下了“江湖多风波”的诸多负面印象,或是“江湖夜雨十年灯”的灰色情绪,以至于毛主席要重新号召青年男女“到江河湖海中去”。水依然流过中国的城市,现在只能是以一种隐秘的方式,穿过精巧的苏州园林,流经江南人家的后院,承载着灰黑的被“现代”沾染的污水。难怪“如画”的西方“景观建筑”甫一莅临,就有席卷之势。
可是,文化的问题终究还要以文化的方式来解决。我不止一次地听人们向我埋怨说“亲水空间”待不住,原因很简单,完全露天又往往过于拥挤的水滨是某种“暴晒的现实”,在大多炎热的中国夏季,爱好“美白”的男女们是不情愿久留的,它们实在没有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至今我还记得,一次和景观设计师的交流中,来自灰蒙蒙城市的英国人为越南胡志明市(西贡)某条河流的城市景观设计了令人瞠目的50-100米防洪退线!那条河本身看起来也不过50米宽,我禁不住向他们打听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英国人的做法很可能是对的,那个数字基于最高和最低水位的计算。设计师把工程师冷冰冰的数字转化为水岸曲线,像描摹精致花边一样煞费苦心地雕琢,为此一次次地来往于完全不搭界的两种现实之间,然后这些曲线又重新转变成开发商那里有关“价值”的数字……可是,过去的人们究竟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显然,那些照片中住在破敝密集的船屋中的人们多少年来一直延续着这样的水上生活。从河岸慷慨的后退带来了一大片原先不存在的空地,成就了如花似锦的现代水景,却显得和这样的生活传统格格不入。且不说它带来的土地浪费,由于它们过于高昂的代价,由于它们和城市开发不尽如人意的结合方式,很可能原先能欣赏这些水景的人慢慢也住不起河边了。
有点讽刺的是,这样旨在技术地“解决”问题的变动,反倒有点不“亲水”了。其实人类聚落和自然最初的关系都是爱恨交织的矛盾,既要“亲水”而又不得不规避可怖的水生灾害,现代西方的景观设计在看似完美“解决”了城市里的自然之余,也在人和自然之间设置了一道钢筋混凝土的障蔽。
对以上的疑问我其实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我明确地知道,潜藏在这种被改变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处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一幅图景—“送君南浦”,城市的边缘曾经是一片没有意义的荒滩,仅仅是把它当作一幅图画来欣赏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此启航或归来的人们才能领略到水边的乐趣,以及世界的博大—“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推荐阅读:
(来源: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