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PPP模式土壤修复有用吗?

2015年10月13日 10:23中国环境报黄吉欣

中国园林网10月13日消息:当前土壤修复项目的资金大多依赖政府财政,融资渠道单一,导致土壤修复产业的资金缺口非常大

采用PPP模式进行土壤修复,可以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兴趣,降低融资难度。同时,社会资本的注入解决了政府资金困难、自有资本金不足等问题,提高了项目融资成功的可能性

就目前来看,资金投入不足、盈利模式不清晰与政策法规的不完善,是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中资金短缺是制约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当前,土壤修复项目的资金大多依赖政府财政,融资渠道单一,导致土壤修复产业的资金缺口非常大。与大气污染、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修复起来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没有稳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很难在短期内见效。

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且由于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使得社会资本投入信心不足。融资条件的限制,贷款门槛过高,也使得融资贷款存在较大困难。

因此,需要一个持续有效的商业模式来降低投资、融资风险,确保资金来源,既能解决目前制约产业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又能解决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

PPP模式可以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土壤修复,降低融资难度

近两年,政府大力推行通过PPP模式解决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融资问题。这或将成为解决土壤修复问题的一种新方式。

PPP模式对政府来讲,不仅可以减轻政府资金负担,减缓融资压力,还能有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腾出更多的精力放到规划、监管和政策法规的完善上。对企业来讲,可以降低参与公共领域项目的门槛,降低企业风险,拓宽发展空间,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的资金活力。

这一模式的日臻成熟,将为政府与社会资本深度合作,解决土壤修复问题保驾护航。

采用PPP模式进行土壤修复,可以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兴趣,降低融资难度。同时,社会资本的注入解决了政府资金困难、自有资本金不足等问题,提高了项目融资成功的可能性。

但是,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土壤修复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是以获得相应的回报作为前提的。如果土壤修复行业只投入,不产出,盈利难在所难免,这也就无法满足社会资本的投资回报期望。如果将风险分担、融资门槛、运营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解决,将能够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促进土壤修复产业的快速发展。

进行市场化运作,经营与补贴相结合,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通过PPP模式解决土壤修复产业发展问题,要求社会资本与政府各司其职并相互合作。社会资本可根据自身优势,在设计、融资、建造和运营维护等方面承担主要工作责任,政府可在法律、政策和最低需求方面承担主要责任,项目投资建设的自有资本金部分,由双方共同分担风险。

首先,政府要在土壤修复项目的投资主体中持股,给予社会资本更多的信心,同时分担社会资本的投资压力和责任,合理分担风险。

其次,引入金融机构,为项目建设进行融资贷款。土壤修复项目作为公益性项目,盈利收益不足,需要政府和社会资本分别做增信(增加信用等级),并纳入银行机构信用系统,降低失信风险。

同时,在国家政策层面,国开行、农发行等国家政策性银行放宽土壤修复项目的准入条件,如扩大融资担保对象范围、延长贷款年限、降低贷款利率等。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解决此类项目的融资贷款问题。

第三,土壤修复作为公益性项目,政府要将向社会资本购买公共服务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同时,土壤修复完成后,修复后的土地可置换出建设用地指标,指标出让的收益,也应提前纳入财政预算,用于专项支付此项目的融资贷款。

第四,进行市场化运作,经营与补贴相结合,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土壤修复后,为提升综合土地价值和避免二次污染,建议将修复后的土地进行流转,由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进行公司化运营。可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和经营优势,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发展绿色观光旅游农业或者家庭农庄等,条件合适的项目,也可开发成公园或特色景区等。

政府针对土壤修复项目的各种政策性补贴,如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应随着土地流转一同补贴至项目经营公司,弥补经营收益的不足,平衡投资成本。

第五,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将修复后不高于5%的土地由社会资本作为配套建设用地使用(不再设置上限)。这一部分土地可用于经营建设,但不能出让。同时由政府对经营情况进行审计,超出约定的部分收益由政府与社会资本分享,不足部分由政府给予相应补贴。

第六,在土壤修复产业中引入PPP模式,建议也给予社会资本不低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的回报,以吸引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

当然,尽管PPP模式在土壤修复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制约因素,但是随着国家对于相关法律法规、配套政策的健全完善,市场对于这类项目运营模式的逐渐摸索、熟悉和掌握,会让大批社会资本敢于大胆进行尝试,中国的土壤修复将迎来飞跃式发展。

(来源:高科技与产业化)

 

推荐阅读:

面对突发事件土壤污染修复还缺乏参考标准和储备技术

湖北:损害土壤环境政府官员将被终身追责

天津:新技术改良土壤绿化城市 盐碱滩上拓建“花园城”

海陆大灭绝同步发生 土壤植被全面崩溃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