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26日消息:夏天晚上9时闭园的杨浦区民星公园,10月1日起,傍晚6时就早早关了门,这让每天吃罢晚饭到公园里甩甩手、散散步的陈老伯很不习惯。“凉风习习,丹桂飘香,晚上去公园里转一圈,多惬意啊!”陈老伯说,眼下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公园不该这么早关门!
这显然不是个案。民星公园等一批公园,10月1日开始执行“冬令时”,闭园时间一下子大幅提早,令不少市民难以接受:夏令期间能延长开放,其他时间段为啥就不能适当延长呢?或者,能否设置一个“阶梯”,随着天气转冷而逐步调整闭园时间?
大幅提早闭园令人扫兴
傍晚6时,天色渐黑。嫩江路上的民星公园门口人声嘈杂,游客正陆续出园。此时公园已“只出不进”,巡逻的保安正将滞留的游客们“劝”出来。公园不大,清场要不了几分钟。很快,整个公园已一片寂静。
家住民星二村的陈老伯告诉记者,自从公园10月1日提早闭园后,他试着改在嫩江路人行道上散步,但没几天就放弃了。因为傍晚时分正是嫩江路上最繁忙的时候,从嫩江路地铁站出来回家的人潮,不断地涌向人行道。在人行道上散步,磕磕碰碰,太不安全。这让他愈发怀念在公园里散步的日子,无奈便在公园门口转转圈,权当还在公园健身了。
晚上7时,记者仍发现时不时地有人前来,看公园关了门又悻悻离开。公园门口商店的老板告诉记者,有时到晚上8时都会有人过来,民星公园周边都是居民区,附近老百姓习惯了晚上来公园走走。提早关门应该慢慢来,秋季改到晚上7时30分或者8时闭园比较合适。
同样吃了“闭门羹”的还有家住闵行的上班族易先生。已隐隐出现小肚腩的他,今年夏天开始坚持每晚到莘城中央公园跑步健身。但最近几天,他的跑步习惯“被中止”了。和民星公园一样,莘城中央公园也由晚上9时闭园改为6点闭园。
成本、扰民与安全问题成难点
最近因闭园太早屡被投诉的,还有黄浦区蓬莱公园、静安区静安公园、宝山区永清公园等等。无一例外,被投诉的都是曾在夏季延长开放至晚上9时或10时的免费公园。
据绿化部门介绍,申城目前有公园161座,除了19座收费公园外,其余都是免费公园。今年夏季,75座公园实现了7—9月延长开放至晚上9时或10时,其中如延中绿地等19座广场公园全天开放。按照规定,10月1日起,申城公园执行“冬令时”,即10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开放时间调整为早上6时至傍晚6时。这对于其中30多座夏季延长开放的公园来说,闭园时间一下子提早了三四个小时,投诉因此而生。
眼下气候宜人,公园为何不能适当延长开放呢?对此,绿化部门解释,延长开放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灯光、安保、保洁以及绿化等,这些都需要经费的支持。以四川北路公园为例,最多时,公园安排了15名保安,每天分3班轮班执勤,延长开放使人力成本直线上升。
更重要的是,延长开放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
延长是趋势,市民希望给出时间表
因为总有一部分市民无视“禁止携带高音喇叭”的禁令,在夜间开放的公园里唱歌跳舞。这个现象几乎在每个延长开放的公园里都存在。仅8月份,相关投诉就达300多起,高居公园投诉榜首。如黄浦区的蓬莱公园和丽园公园、徐汇区的襄阳公园等等,都不断有附近居民投诉公园内噪声扰民。
此外,公园夏季延长开放后,市民夜游受伤、甚至死亡的案例偶有发生,由此产生纠纷。人工照明不可能完全替代自然光照,影响游客安全的因素也不得不考虑。因此,10月1日起晚上6时统一闭园,是平衡多种因素的结果。
延长是趋势,市民希望给出时间表
对于市民希望阶梯式逐渐提早闭园时间的建议,绿化部门认为,这种闭园方式一来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不可预计性太大;二来管理模式复杂,操作起来难度也很大。
不过,绿化管理部门介绍,尽管难度很大,但近年来,申城没有大面积水域、照明设施齐全、技防设施到位的公园都陆续在夏令季节延长了开放时间。从最初的35座到去年的75座,夏季延长开放的公园越来越多。从长远来看,公园延长开放的期限、时段和数量一定还会不断增加。
而且从去年起,长宁、普陀的20余座公园已率先实现了全年延长开放。据介绍,之所以长宁、普陀能够实现全年开放“夜公园”,这与两个区绿化管理水平高、资金充裕、人口密度低、公园压力轻以及公园大多距离居民区较远等因素有关。从实际效果来看,全年延长开放后,群众满意度提高了。在公园管理中,尽管普陀公园等个别公园的噪声矛盾依旧较大,但多数公园已经摸索出了一套管理模式,如安装噪声指示牌,增加安保人员,借助街道、公安、志愿者等力量的支持等等,公园秩序比以前好了。此外,针对可能产生的游园意外,公园也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分摊风险。
绿化管理部门表示,全年延长开放的模式未来也会在全市推广;但这对公园管理是个挑战,对市民素质也是挑战。需要在硬件、资金逐步完善到位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希望市民们能够理解和耐心等待。
但市民们希望,随着全民健身越来越热,申城百姓对亲近自然空间散步休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绿化管理部门还是应该能就公园延长开放给个明确的计划和时间表,让大家有个“盼头”。
推荐阅读: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