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山清水秀河北”、推动绿色崛起的战略部署,加快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乡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幸福承德,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
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意义
(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森林、湿地是涵养水源的主体,在涵养水源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开展植树造林和湿地保护,将进一步提升我市森林、湿地的蓄水和水质净化的功能,更好地肩负起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赋予张承地区“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重大历史使命。
(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推动承德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崛起的需要。绿色发展是最安全的发展,生态环境是最大的竞争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力发展生态林、经济林、森林旅游、林下经济以及绿色林产品加工业为主体的现代林业,加快推进碳汇造林交易,形成与城乡发展相适应的森林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对于推动承德产业升级,提升我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实现绿色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三)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进一步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和民生福祉的需要。多年来,我市大力开展生态建设,森林资源持续快速增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8%,被誉为“华北绿肺”。但国土绿化不均衡、生态局部恶化的问题仍很严峻。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城乡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放大森林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功能,使全市人民更好地亲近自然、享受绿色,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人民群众的福祉。
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总体要求:遵循“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动承德绿色崛起”目标,按照“今年启动、明年攻坚、后年验收”的要求,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为核心,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使承德的生态品牌得到充分彰显,生态潜能得到充分释放,生态价值得到充分转化。
主要目标:到2016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7%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以上,乔木栽植面积占绿地面积的6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6平方米以上;通道、河流绿化率达到80%以上;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到90%以上,确保2016年通过国家森林城市验收。
三、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点工程
(一)实施“城乡一体绿化”工程。一是加强城市立体绿化建设。市区按照注重平面栽植向立体绿化亮化转变的原则,以乔木为主适地适树建设“小森林”,大力开展立体绿化工程,围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目标,改造升级佟山、罗汉山等4个山体森林休闲公园。各县区要根据地区特点和实际,开展城区森林公园、园林小区等建设,提高森林和绿地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二是大力开展荒山绿化。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京冀水源林、再造三个塞罕坝“四项重点生态治理工程”,加快700万亩宜林荒山绿化,防止生态脆弱区扩大,实现美化与生态功能的有机统一。三是加快村庄绿化步伐。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大力开展村庄绿化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质量和环境面貌,打造绿树成荫、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二)实施“经济林建设”工程。围绕把经济林打造成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的重要基础产业的目标,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增绿增收”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经济林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加快建设板栗、苹果、山楂等“七大”经济林基地,确保2016年全市经济林总规模达到380万亩。按照城乡绿化以本地树种为主的原则,加快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三)实施“生态血脉保护”工程。一是抓好通道绿化。以高速公路、铁路、国省干道等为重点,按照“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内外搭配、相映成趣”的要求,打造一批道路绿化精品,形成绿色通道网络。二是实施滨河生态工程。以滦河、潮河、辽河、大凌河四大水系为重点,采用“水岸绿化”模式,加大水系绿化力度。市区武烈河、滦河两岸滨水森林景观要增加乔木的比重,丰富造林树种和配置方式,形成“林水生态廊道”。
推荐阅读:
(来源:承德日报)